(1)国家应强化宏观政策调控。一方面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对全国资金、项目的调控要制订合理规划,并积极运用税收、财政等杠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引导资金和项目的合理流动。二是拆除地方保护主义壁垒,促进市场自由调控。要完善市场法规,坚决制止各地为招商引资而出台与国家大政策相悖的地方优惠政策。要绝不手软的打击地方保护主义。
(3)地方政府应发扬产业链优势招商引资:拉长产业链是产业扩充的必由之路,而产业链越长,吸引投资的能力也越强。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各种生产要索流动的加速,尤其是制造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客观上形成对产业链的强烈要求。产业链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企业的买和卖,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兴奋点,成为投资的重要动因。从招商引资实践看,引进一个主导产业、核心企业,一大批配套企业都会跟着进来、集聚发展。如何培育产业链?一是通过强化服务以及国有、集体资本倾斜扶持等,培育成长性强的优势企业尽快做大做强,进而形成若干优势行业、主导产业。二是以工业园区和专业市场为依托,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对引进企业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块状经济”。
总之,各地方政府应该理性、有效合理地进行招商引资,以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长远发展。
[1]?Samuleson,P.A.1954,The pure theory of public expenditures,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36:387?389.
[2]?谢晓波.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浙江社会科学,2004,(3).
[3] ?邹建辉,王红毅.浅议当前招商引资存在问题和对策 [J].商场现代化,2006,(07).
[4]?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框架[A].天则内部文稿[C].天则经济研究所,2001.
[5]?刘大志,蔡玉胜.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与资本形成机制分析[J].学术研究,2005,(3).
[6]?杨海水.我国地方政府竞争研究——基于产品和要素不完全流动的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