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 一是突出重点项目,始终把项目的质量、资金的到位率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努力做到引大商、引好商、重潜力、求效益。对高科技、高附加值、高税收、成长性好的重点项目的引进千方百计抓好跟踪落实,在技改资助、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重点优惠,在立项、用地等计划的安排上给予优先考虑。二是充分发挥园区在招商引资中的主战场作用,加大园区的招商力度。三是推进政府招商,从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入手,进一步提高各部门各单位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效。四是探索企业招商,依托企业人才、资金、信息和机制灵活等优势,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积极探索政府与企业联手招商的运作模式。五是盘活存量资产,对全区内可利用的房产资源进行了排查,进一步挖掘存量资产的潜力,积极和辖区单位联手招商,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空间资源的作用。此外,区四套班子领导、区有关职能部门还到兄弟城市、城区学习取经,考察招商引资的机构设置、运作模式等软硬环境建设的各个方面,进一步理清了自己的思路。
萧山区 一是抓思想解放燃发展激情,进一步明确今后五年工业发展目标和举措,组织考察团赴宁波等地学习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经验。修改有关考核奖励办法,新增对镇、街利用外资排序考核,对各镇、街利用外资完成情况综合指标实行每月动态排序考核并公布,明确了区级机关招商引资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 二是抓载体建设筑园区平台,实现开发区的招商优势与农场土地资源优势的有效结合。在全区范围内推广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银园合作机制,积极鼓励多方投资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在建设区、镇街二级工业园区的同时,积极鼓励以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建设园区。三是抓引资主体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境外招商活动,加大内资和民资项目投入,继续实行区四套班子成员分工联系制度,推动技改项目的顺利实施。
高新(滨江)区 一是招商理念新,在招商理念中引入营销理念,把高新区和科技城作为一个品牌来经营,作为一个卖点来推销。全面推销“杭州高新区”、“滨江科技城”这一品牌,打响全省惟一的高新区和“高科技、多功能、园林化”的科技新城的牌子。 二是招商机制活,全面开展委托代理招商工作,借助外脑外力,实行委托招商,充分利用互联网实施网上招商。
上城区 坚持每月10日专题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当前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对全年招商引资目标进行分解,并向党群部门、非经济部门下达指标任务,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单位达到54个。将招商引资完成情况与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奖挂钩,并对“成果”共享、动态分析等10个方面有关制度进行完善。根据区域功能定位,上城区把招商引资的重点放在以商贸旅游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上,促使引进项目的结构更趋合理。
下城区 明确了通过主动接轨上海,融入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来取得自身应有地位的思路,充分发挥下城作为浙江省省会城市中心城区的区位优势,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按照“三、二、一”的产业发展框架,进一步突出第三产业这个发展重点,通过打造中央商务区来增强下城的经济竞争力,真正实现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江干区 抓好业务网,加强与省、市外经贸系统、台办、侨办、驻外办事处等业务部门的联络,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抓好市场网,梳理一批有实力、有渠道、有规模的市场中介机构、咨询机构,与他们建立长期委托招商关系。抓好专业队伍网,督促各责任单位建立一支高效的、专业的专职招商员队伍。抓好社会网,指导各责任单位在社区、村、企业内进一步宣传招商引资的重要性和各项政策,逐步形成由社区群众、村民、企业职工以及他们的亲戚朋友参与的招商网。
拱墅区 一是强化政府招商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各级干部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加大考核力度,完善、制定出台了《拱墅区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加大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力度。开展定向招商,加强了与总部在上海的境外大企业的接触,领域涉及商业、物流、环保、金融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二是强化企业招商,组织重点骨干企业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座谈和取经,使企业家们进一步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激发了企业主动招商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是强化园区招商加快园区建设进度;加大项目引进力度;积极争取扩大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