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认为对融资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是银行的事情,而不是企业的事情。更不要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银行的工作义务。如果我们的论证合理而且具有强大的说服力的话,必然会影响到银行对项目的实质性价值判断。
(2)不要认为足额抵押物必然是融资的成功保障。尽管抵押作为第二还款来源,是银行判断项目风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但项目的现金流足以偿还贷款才是银行最希望看到的事情,毕竟变现成本高、程序复杂、时间拖沓,且会增加不良资产率等因素,导致变现抵押物不过是银行的无奈之举。
(3)不要认为只有不太好的项目才需要深度包装,撰写完整的融资商业计划书,好的项目银行必然会趋之若骛。项目的好坏,是一种价值判断,就算你认为是优质项目,也需要有充分的理由让别人得出相同的结论。而且,融资商业计划书的水平,影响着投资者对融资者项目整体把握能力的度量。
(4)不要认为深度包装是弄虚作假,其实深度包装是一种系统的资源整合和全面深入的分析论证。无论是融资策划还是融资商业计划书,都是一种对项目进行有专业深度的评估和策划。
(5)不要认为在融资成功的关键要素中,人际关系才是主要因素,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无关紧要。在我国金融机制尚未健全、贷款决策采取个体主义以致权力膨胀的时候,“一支笔”可能确实能够决定胜局,但是在制度日益完善、贷款决策采取团队主义而且个人权力与责任相匹配的今天,这种情形已是昨日黄昏。决定胜局的关键因素已经从人际关系转移到项目本身,所以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深度和广度必须能够从容应对决策层中大多数成员充满挑剔的眼光。
(6)不要认为融资策划只是表面文章,对融资成功与否并无实益。对银行而言,是否投放贷款,关键在于其对项目本身的实质性价值判断。融资策划或者融资商业计划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描述、分析、计算、预测,通过定性和定量,把这种实质性的价值显示出来。因此融资策划不是表面文章,而是实质性价值判断的依据和前提。
(7)不要认为因为与银行有良好的业务关系或者人际关系,所以就不需要进行融资策划。融资策划,不仅是说服银行决策层的工具,也是银行决策层防范风险的工具,因为在完整、系统的理性分析基础上投放的贷款,个人责任追溯的风险将会大幅度降低。
(8)不要认为融资商业计划书不是银行要求的必备文件,所以付费撰写融资方案是多余的。银行不做此要求,是因为银行本身必须基于客观资料形成自己对项目的独立的价值评价,而不是盲目听从企业对项目的认同度。但是不可否认,合理的、深入的融资方案能够诱导和影响银行的判断。别忘记,在银企合作之前,两者是博弈关系,如何试图使双方对同一事物得出同一的结论,这是合作的前提。
(9)不要认为融资商业计划书只是对融资有用,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融资商业计划书,既是说服银行,以满足自己资金需求目的的工具,也是对自己项目经营思路的梳理和经营条件的再论证。融资商业计划书应该成为企业本身经营的指引,尤其是其中关于资金成本、资金投入阶段与时间、还款时间等因内容是企业应该执行的。
(10)不要认为融资营销就只是人际公关,所以把所有的融资费用都投资在人际关系上,其实,知识公关日趋重要,所以要学会将成本合理地在关系营销和知识营销上分配。正如前言,如果与银行有良好的关系,再加上优秀的策划方案,则效果益佳;若无良好关系,则优秀的策划方案,则可能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诚然,知识公关,在融资营销中正是体现为有深度的融资商业计划书。
(11)不要认为因为经营贷款是银行业务,所以银行重视每一笔融资需求业务是天经地义的。有人说银行喜欢扮演的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的角色,锦上添花的时候多,雪中送炭的时候少,所以除非你的项目能让它心动,否则漠视或者拒绝某些项目是必然的,毕竟银行也是商人,同样会考虑成本、风险和收益。
(12)不要认为非专业团队同样也可以炮制融资商业计划书,所以专业团队的介入是多余而且浪费的,当然也不要以为专业团队是万能的,在您为项目挑选团队时,唯一的标准是他们是否专业以及是否有丰富的经验和资源。
(13)不要认为懂会计、懂财务、懂市场就必然能做好融资商业计划书,这之间更需要经验以及对银行规则的深度认知。
(14)不要认为商业计划书或者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万金油”,所以可以适用于所有阅读者。其实应该切记,不同的阅读者的利益不同,所以必然会有不同的评断标准和关注点。
(15)不要认为融资效果是衡量融资商业计划书的价值和重要性的唯一依据。有融资商业计划书,未必能融资成功;但如果没有融资商业计划书,成功的几率更低,这之中蕴涵的是一种融资的营销手段和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