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自8月中旬首次挂牌转让信贷资产以来,到昨日为止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已有11笔信贷资产在该所挂牌转让,贷款本金合计达53.8亿元。9月6日首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在该所成功实现转让,交易金额为2.5亿元。
“大多是全国性银行的信贷资产。”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一人士称。从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借款人所在地以天津为主,还包括大连、沈阳、邯郸等地的借款企业。借款人所处行业则以基础设施、投资发展公司、公共管理、交通等为主,借款期限则大多在1年以上。
这只是“冰山一角”。据了解,出于严格保密的需求,通常情况下商业银行并不愿意通过公开挂牌的方式来转让信贷资产,以防泄露贷款信息。作为上述信贷资产挂牌转让方的银行也要求交易所对相关信息严格保密,只有先注册为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的会员、再与转让方签订保密协议后,意向受让方才能获得信贷资产的详细信息。
通过公开渠道转让信贷资产对银行来实属无奈之举。随着银信合作新规实施,此前银行腾挪信贷资产的主要渠道——银信合作,已经难以发挥腾出规模的作用。而私下进行的信贷资产转让,银行也难以寻觅到愿意购买的同业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通过银信渠道腾挪的贷款规模曾达2万亿以上。
“新规要求银行今明两年将表外信贷资产转回表内,这意味着信贷资产现在通过银信渠道转出去后,到时候还得转回来,银信渠道已经没有意义。”某国有银行深圳分行人士认为。
此外,新规要求银行为表外信贷计提拨备。“银行仅从银信理财产品收取手续费,并未收取利息,这样一来对银行来说成本太高了。”某股份制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称。
新规出台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已基本丧失腾挪信贷资产的功能。据记者了解,一些国有大行甚至暂停了信贷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信贷类理财产品发行量持续低迷,上周仅发行了19款,参与发行的银行数量也只有4家。
“信贷资产在同业之间转让也基本没可能,大家贷款额度都很紧张,谁也腾不出规模来受让他行的信贷资产。”上述国有银行人士认为。
公开挂牌转让渠道成为一些银行的最后希望。“想转让信贷资产的银行不少。”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上述人士透露。公开挂牌转让的优势是可以吸引贷款资源稀缺地区的银行机构前来购买,以及一些其他类型金融机构,比如财务公司。“已有一些银行和财务公司以意向买家身份来咨询。”该人士表示。
据了解,银行之所以迫切需要转让信贷资产,与信贷额度趋紧有关。信贷资产转让一方面有利于银行腾出额度发放新贷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银行进行信贷结构调整,优化客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