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是人类社会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是做人成事及经济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一个信用缺失,道德沦丧的国度,必然不会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秩序,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也就得不到有力支持和保障。近代英国哲学家休谟把“承诺的兑现”(信用)看作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三大规律之一。我国更是一个重信用的国家,传统道德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中,信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社会道德实践中,我国形成的重承诺、守信用的道德传统,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信用仍然是调节人际关系,规范经济生活秩序的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
社会在变迁, 经济在发展,体制在转型, 作为社会意识的信用观也受到社会、经济和体制变化的严重挑战。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生活领域出现了信用严重缺失的现象,其突出的特点是:(1)见利忘义,不择手段。为了捞钱,一批批惟利是图者大量地制假售假,甚至制造和销售有毒物品,从事图财害命的罪恶勾当。(2)商业欺诈,坑蒙拐骗。以假乱真,误导消费;虚假信息,质量欺骗;商标侵权,专利侵占,强买强卖,欺行霸市;肆意违约,毁掉合同,街头行骗,花样翻新。(3)虚假作帐,瞒报欺骗。虚报注资,偷逃资金;不还欠款,蓄意逃债。拖欠税款,偷税漏税。(4)集团炮制,结伙行骗。经济行骗诈骗很多超出了个人行为,而带有团伙性、结伙性和地域性。假烟超市,假币“专业村”,乃至结伙走私贩私等行骗犯罪行为大量存在。现阶段我国信用缺失非常普遍,具有极大危害性。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因信用缺失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
社会信用是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体信用等组成的,我国政府信用问题伴随着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危机的出现而日益凸显。目前,企业信用和个体信用缺失所造成的危害,已成为举国上下议论的焦点,但政府信用缺失问题却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种情况倘若继续扩大,不仅会严重破坏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危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而会引发人们对社会、对政府、对法律和道德规范的信任危机。本课题组通过对浙江大学280mpa学员和行政管理专业的研究生的问卷调查表明:(1)“官员和公务员的腐败行为”、“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官员和公务员的不作为”、“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习惯于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搞政绩工程”和“违法行政,执法犯法”是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2)“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体系不科学”、“地方政府职能转变滞后”、“对地方政府的行政监督乏力”、“政府作为经济人的自利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和“委托代理制度的缺陷”是造成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
在对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基础上,本课题组试图通过对杭州市15名地方政府干部的现场访谈和浙江省185名地方政府干部的问卷调查,探讨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访谈法(interviewing)和问卷法(questionnaire)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