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创新资源整合,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有效结合,合肥市先后在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平板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环境工程、农产品加工、循环经济、家电技术等领域组建了十大研究院。这些研究院在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服务民生和助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擎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记者昨日从市科技局获悉,仅今年上半年,就完成9项科技成果,成功转化32项,转化成果后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达4482万元。
当你忙碌一天后,疲惫地拿起手机,对着它说“今晚不回家吃饭”,手机就会自动识别并发送到指定号码,这是语音技术带来的便利之一。合肥语音信息技术研究院于2010年10月由市政府批准成立,建设语音技术研发、数据资源、测试及展示交易等共享服务平台。该研究院聚集了中科大等一批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人才,除语音输入法识别技术之外,合肥语音信息技术研究院还将着力打造公共服务的语音产业技术创新平台。
驾驶电动汽车出行,不仅低碳环保,而且经济实惠。合肥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研究院就是合肥市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研发基地,该研究院由安徽江汽集团有限公司、合工大和安徽巨一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围绕新能源汽车开发及产业化为目标,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开发平台。
新能源汽车、语音信息、平板显示、节能、家电技术……每一项都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科研成果服务民生,是十大研究院进行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最终目的。”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想取得长足发展,离不开“产”、“学”、“研”三方积极对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科研机构为自主创新输送大量人才和技术,充当产业发展的“智囊团”。
据了解,合肥市十大研究院建设的主要任务包括:汇聚人才资源,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紧缺人才,提升学科与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形成专业化人才队伍;面向产业开放服务,跟踪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引进和利用高端科技资源,为创新创业提供开放式服务,形成特色产业优势。
“十二五”规划中,合肥市提出重点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两千亿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以及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而每一个产业几乎都有对应的研究院作为技术和人才支撑。
“合肥市围绕这些重点产业,开展研究院建设,更加突出对产业发展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市科技局负责人说道。
上半年,十大研究院在研项目51项,完成科技成果数9项,转化成果32项,转化成果后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482万元,授权发明专利6件,引进国外成果2项,成果交易20项,交易额636万元。截至目前,10家研究院的研究开发试验场所面积5.38万平方米,集聚研发人员497人,其中引进海外高端人才11人。
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合肥市研究院建设将继续秉承“企业为主体,高校为主角,政府支持服务”的思路,始终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坚持以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需求为导向,坚持以资源共享为重点,发挥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中的引导作用,注重调动高校院所和企业各方积极性,实现科技资源与产业需求的有效结合。(张曼丽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