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明专利的角度来看,《纲要》中提到的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应理解为发明专利权的拥有量,既包括我国居民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也包括我国居民在海外提交的发明专利申请所获得的授权量。为了实现我国居民自主专利权“拥有量进一步增加”以及“对外专利申请大幅度增加”的目标,必须抓好发明专利申请工作,尤其是要抓好目前明显处于弱势的对外发明专利申请工作。因此,有必要认清当前存在的差距、机遇,梳理可供参考的建议举措。
从全球专利申请总量来看,日本、美国占有绝对优势,分别为51.2万件和38.7万件;我国专利申请量增长速度虽然明显,已达到12.9万件,但分别仅为当年日本和美国专利申请量的14和13,具体数据见图。
从获得的全球专利授权数量看,我国与日、美等强国的差距更大,1995年至间,我国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0.7万件,但同期的日本、美国和韩国累计获得的授权量分别是我国的20.6倍(221.1万件、14.6倍(157.2万件和4.4倍(47.5万件,具体数据见图(图略。
当前,虽然我国对外专利申请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首先,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更多的企业积极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其次,近几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较快增长,巨大的贸易量是对外专利申请的源动力,同时我国政治、经济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是对企业对外专利申请的巨大支持;第三,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积极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企业转型升级;第四,《纲要》的发布实施,为企业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知识产权人才、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提供了政策保障,比如,《纲要》在战略措施中明确提出,要“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境外取得知识产权”。
为实现《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结合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及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立足国情,提出以下6个方面旨在促进对外发明专利申请工作的建议举措: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外专利申请宣传。由于创新主体对外专利申请的意识是影响我国对外专利申请的最核心因素,因此要提高我国创新主体的对外专利申请意识,就必须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外专利申请的宣传。同时,针对不同的受众,例如政府人员、行业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和公众,应选择适当的途径、方式和内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宣传途径,丰富对外专利申请宣传内容。可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年报等各种出版物以及政府网站上增加各国对外专利申请的统计分析数据,以客观反映我国对外专利申请工作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正确引导各种媒体的报道。并针对不同申请人,就对外专利申请中常见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宣传重点,以充分调动申请人对外专利申请的积极性。
二是加强审查员在对外专利申请方面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结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企业专利工作交流方面的现行机制,加强专利审查员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指导,并结合企业发展和技术研发战略,强化企业对外专利申请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