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的一次绝热实验中,意外的发现促使研究员进行了有别以往的探索,进而提出一种新方法来解释原子行为,产生了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的核磁共振图像。
这一成果的应用性,体现在获取复杂生物分子的更精确图像,推进便携式核磁共振成像仪的诞生。更重要的是,这次背离以往经验做法的行为导致了全新科学论调的产生。
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的差异性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即可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据此绘制出物体内部结构图。
通往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道路,一直伴随着对原子特性的探索。核磁共振中的“核”指的即是氢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并有自旋运动,其自旋必将产生磁矩,这是核磁共振成像的数学运算基础,因此,核磁共振成像也被称为自旋成像。
人体约70%都是由水组成,核磁共振成像便可依赖于水中的氢原子,以非入侵性方式探测液体和固体的微观构造及相互作用,因而这是一项能用于人体内部成像的革命性医学手段。目前的核磁共振技术已能在不损伤细胞的前提下,直接探究溶液和活细胞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20000道尔顿以下)的蛋白质、核酸以及其他分子的结构。
然而,在以往对复杂物体成像时,核磁共振图片还存在着令人不满意之处———例如对人体大脑的成像。当把脑体置于磁场中时,以适当的电磁波照射,产生共振并分析所释放的电磁波,就可以得到脑体内部原子核相关情况。但当原子之间发生反方向运动时,其最终成像会被抵消,图片会表现为在细节上有所缺失。
为应付这种情况,经常采取的手法是绝热实验,其是用绝热快速通道来控制原子或分子的布居数和相干性的原理,对原子自旋进行严格控制。但美国俄亥俄州大学化学教授菲利普·葛兰帝内提与其同事在最近一次绝热实验中,却发现原子并非完全按其意愿行动。
研究人员起先不以为意,仍严格按照理论描述的方法进行,但随着实验步骤的加深,即使是磁共振中最简单的绝热程序都无法进行,甚至产生了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巨大差异。研究员随即整合了几十年来的相关资料,发现在核磁共振研究中的确存在很多相同的矛盾之处,即便其中很多实验看似运行正常且最后导出了良好结果,原子仍会处于一种脱控的状态。资料还显示,既往的科学文献只是描述出了这一现象,从未有一例关于其缘由的探寻。
当时,研究人员尚不能解释构成这一差异的真正原因,学界更多的人倾向于认为传统理论的描述是极其出色的。这使他们意识到只有完全理解其中的奥妙,才能使之承认传统理论方法的漏洞,而这并不是孰强孰弱的问题,其仅关乎于实验步骤中绝热程序的优化方式。
谜底在随后的研究中浮出水面:原子的这种行为或许并不应称之为失控,而是朝着一个可预见的方式———即量子力学中称之为“超绝热”的方式发展。这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被提出的新概念,这种理论尚未被普遍接受。但其过程仍可属绝热范畴,原子也处于绝热方式里,这就是为何许多看似矛盾的实验却运行正常。
在最近一期《化学物理》杂志在线版上,研究人员解释了在核磁共振实验中不能完全控制原子核行为的原因。在此之上产生的运算法则,可以合并入软件中,进而控制核磁共振成像的测量,显著提高图片的分辨率。而其成果不仅限于得到复杂的生物分子的更精确图像,或许在不久之后,它亦能帮助获取磁场之外物体的信号。
科学原理的本身不可逆转,但科研手段却无需绝对遵循。一套科学实验在进行数十年后,往往有着墨守成规的理论或程序,在某些时候这代表着经验与效率,但在一些特殊时刻,避免“例行公事”,才不会错过通往真知的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