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农民高涨的发明热情相比,他们发明成果的有效转化率却很低。很多发明成果难以走出“深闺”。
“不是一般的难,而是非常非常难!”10月20日,刚刚参加完广东顺德市小家电展览会的滦南县奔城镇张官寨村农民张兆宪这样对笔者感慨。
张兆宪此行,是为他的新发明———电话远程指令操作电饭锅找“婆家”。张兆宪所说的难就是这个“婆家”异乎寻常地难找。厂家不是说生产过程复杂、成本过高、消费者恐怕难以承受,就是说产品没经过试验、推广,有一定风险。
而在张兆宪眼里,这个历经两年时间发明的电饭锅可是他的“金娃娃”,应该是展览会上最高级的电饭锅。它并入电讯网络后,按照电话语音指示,取米、淘米、蒸饭等程序都会自动完成,而这么好使的电饭锅的生产成本也就300多元,为了能规模生产,他甚至可以先不谈分成。张兆宪不理解:为什么好多电饭锅厂家不惜重金聘请国外专家改进产品,而放着现成的好技术不用呢?
其实张兆宪的这种困惑由来已久。在当地,他可算是小有名气的“农民发明家”,十几年来,先后有十几项发明,其中4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从免充电手机套、手感式汽车喇叭开关、钱包防盗衣、电子吸汗鞋垫到超声波捕鼠器、汽车烧水供油喷头等等,每一项发明张兆宪都认为是得意之作,而他的烦恼和无奈也正在于,这些浸透了他心血和汗水的得意之作很少被投资方认可和推广。
张兆宪说,从发明成本来讲,十几年来他已经至少投入了七八万元,像参加展览会这种活动都是自费的。他说,他经营着一家小水泵企业,这些投入对他来讲还不至于影响太大,对于一般农民,恐怕早就入不敷出了。
与张兆宪一样,今年刚刚发明新型柴火炊事采暖炉的饶阳县农民杨世幸也遇到了同样的推广难的烦恼。
杨世幸对自己的发明信心十足,他说,这种炉子适用性特别强,什么秸秆柴火都能烧,烧开一壶水仅用七八分钟,比液化气还快。一个四口之家一日三餐用柴不会超过3公斤,与一般传统炉子相比,可节约能源80%以上。不但做饭采暖两不误,而且还环保。
正因为有信心,所以即便没有厂家愿意规模生产,杨世幸还是决定自己开工生产,目前生产了30多台,卖出去了10多台,购买者多是周围村的农民。“货好不愁卖。等用的人多了,效果好了,自然会有厂家愿意找我合作。”杨世幸说。
“农民发明成果转化确实面临着资金、实验、推广等一些难题,像这种国际发明展览会,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就很少有农民发明者来参展。”10月20日,刚刚从苏州国际发明展览会回来的省发明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国增说。
据李国增介绍,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成果转化难是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非职务发明存在着法律不够完善,配套政策法规缺失,政府和社会重视不够等问题,致使非职务发明投入多、难度大、发明成果转化率低,发明人债务负担重,有趋贫化现象等。
李国增认为,相对于政府投入经费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职务发明来讲,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面临着资金、推广、适用三大难题,而其中资金又是最根本的问题。
由于没有资金或资金缺乏,农民发明者的研究条件有限,实验水平不高,有些研究成果不成熟,需进一步完善,离实施或转化尚有距离。而成果问世后也没有财力通过展览会等一些渠道来宣传和推介。还有就是有些农民发明者对市场不够了解,掌握信息有限,发明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有时并不适用。
“有些农民发明者爱钻‘牛角尖儿’,总觉得自己生了个完美无缺的‘金娃娃’,甚至不惜倾家荡产。其实‘金娃娃’能否从‘深闺’走出来、嫁出去,还得靠市场考验它是不是真正‘天生丽质’。”李国增笑着说。
对于如何改变“农民发明家”这种尴尬的冰火两重天局面,李国增认为发明者和有关部门两方面都要努力。
从农民发明者来讲,要及早查询、掌握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先清楚自己的研究发明对象是不是领先的。研究发明过程也要量力而行,实事求是。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资金、能力、条件等情况来搞研究发明。再有就是最好因地制宜搞研究发明,不要搞高精尖,尽量搞一些短平快、立竿见影的实用技术发明。
从政府部门来讲,最好明确一个部门专门负责对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人的管理,给农民发明者和生产企业、投资方之间提供更多交流服务的平台,同时财政部门要划拨一定的经费,用于非职务发明者的项目开发实验、产品宣传推荐、交专利费、会务费及展位费等。从现有科技计划渠道中最好划出一小块,允许包括农民在内的非职务发明人申请,以取得政府资助,用于开发研究、创建企业、实现产业化等。
对于农民发明成果是否真正“天生丽质”的问题,李国增认为,“农民发明家”发明成果的好坏目前仍没有一个客观的评价机制,唯有通过市场来决定,而市场的检验是滞后的,对农民的发明成果需要健全权威的评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