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就是要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主线,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以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为保障,着力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着力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着力促进经济布局、人口分布和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协调司区域战略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泛珠三角区域知识产权协作机制,中部6省知识产权合作以及次区域之间的知识产权合作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统计显示,2010年,仅中部6省提交发明专利申请量就占同期全国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10.8%;同期中部6省发明专利授权量7704件,占同期全国发明专利授权总量的9.7%。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结合国务院区域经济规划,陆续出台了对于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一些指导意见,在政策扶持和指导、专利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介服务、宣传培训、人才支撑、项目扶持等方面,加大对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地方经济的改观。
事实上,通过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助推全国经济均衡协调发展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纲要》发布之初的2008年,受理国内的专利申请71.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19.5万件;国内商标注册申请59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4.9万件。2010年受理国内专利申请110.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29.3万件;受理国内商标注册申请97.3万件;软件著作权登记8.2万件,知识产权产出较《纲要》颁布前有大幅增长。
“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国家西部大开发、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点区域工作中。”该负责人认为,知识产权战略应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需求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紧密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相结合;要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前瞻性研究,提前思考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评估,以及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规划的衔接等问题。
围绕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各地都从实际出发,结合区域经济特色制定实施办法,3年过去,如今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北京市启动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知识产权推进工程》,实施知识产权“引优扶强”等多项计划。天津市出台了《滨海新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方案》,围绕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化。甘肃省知识产权局与陕西省知识产权局签署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知识产权工作协调机制框架协议》,在知识产权宣传教育培训、执法交流及重大案件的督办等方面开展合作。上海、江苏、浙江两省一市联合召开长三角地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新闻发布会,合力打造长三角知识产权优势区域。湖南省知识产权局联合长株潭3市政府启动了长株潭城市群知识产权示范工程,打造区域知识产权密集区、示范区、先导区。
目前,全国已有26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制定出台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文件。截至5月底,全国已有126个市(直辖市所属区)制定了市级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或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意见;全国16个省制定了地方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年度推进计划,部分地市还制定了战略实施年度重点工作或实施计划,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的开展。
“十二五”期间,区域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思路已经明确,即“深入研究、统筹规划、分类指导、重点支持、实现突破,着力将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充分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要寻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区域技术创新、经济创新、文化创新的促进作用,切实做好知识产权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服务。《2011年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明确,将加强重点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组织开展重点区域知识产权工作状况调研,推进知识产权战略与区域规划的衔接,继续做好国家重点区域知识产权相关工作。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几大经济区域正着手制定或实施区域知识产权联盟计划,以期为区域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并抢占先机。
如今,我们已走过波澜壮阔的“十一五”,步入充满希望的“十二五”,知识产权的作用正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凸显,昭示出强大的信心和力量。
在知识产权区域行系列报道暂告一段落之时,回首凝望,我们欣然看到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实施,区域经济谋局布阵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强,看到极具中国特色的区域发展大戏正在上演,中国经济正走向科学发展的坦途。
回首历史,让我们对未来有更多期许。愿区域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最靓的风景,愿知识产权为中国经济发展产生更强大的推动作用。(知识产权报记者安雷赵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