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后,彭某被公诉。其间,金某向法院提出宣告女儿死亡的申请,法院遂于2002年1月26日宣告其女儿死亡。
随后,经审理,当地法院认定彭某的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判处其1年有期徒刑。检察官提出质疑
然而,在广西检察院网站上,广西贺州市检察院检察官刘元见撰文对这一判决表示质疑。
刘元见检察官认为,宣告死亡只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上的变化,且以实际情形为制约,其范围排除了其在刑法认定犯罪事实上的适用。
同时,刘检察官认为,以“公告期满”作为宣告死亡依据的宣告死亡判决,也不能满足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要求的“证据确实充分”的要求,一旦因宣告死亡判决被撤销而造成“错判”,被告人提起国家赔偿时也会面临对象选择上的尴尬。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刘心稳向记者表示,任何公民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就可以被申请宣告死亡。
根据《民法通则》第23条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4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宣告公民死亡。除此之外,法律并无其他限制性规定。因此,刘莉的丈夫下落不明已5年多,完全符合宣告死亡的实体条件。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确实发生了一些被宣告死亡人“死而复生”的事件。“死而复生”的原因主要有长期离家而又突然与家人联系,精神病患者、智力残疾人走失后被找到,及为私利恶意宣告他人死亡等。
根据法律规定,被宣告死亡的公民重新出现,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原宣告死亡判决。
对此,北京市忆通律师事务所周勇律师告诉记者,上述事件发生后,若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死亡是出于善意目的,其合法取得的财产不受宣告撤销的影响;若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恶意申请宣告他人死亡,其因此取得的财产应予以返还并支付孳息,同时还应赔偿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
在婚姻关系方面,如果宣告死亡判决已被撤销,其配偶又未再婚的,夫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已经再婚,或再婚后又离婚及配偶死亡的,夫妻关系均不能自行恢复。若配偶恶意申请宣告死亡,随后缔结新的婚姻,其新缔结的婚姻关系不受法律保护。
如果公安机关抓获了已被宣告死亡的嫌犯,司法机关仍可追究其刑事责任。
刘心稳教授向记者解释说,宣告死亡并非公民死亡的确切事实,仅是由法院根据公民下落不明达到一定期限的事实,从而认定其死亡的一种法律规定。它产生与生理死亡相同的法律后果,仅限于民事上的,而不涉及刑法领域。
因此,即使宣告死亡判决不被撤销,司法机关也可以根据刑法规定,追究其刑事责任。
据新华社消息,从2004年10月1日起,我国首次使用“宣告死亡”这一法律手段来解决失踪军人的抚恤问题。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明确规定,失踪军人经申请宣告死亡程序,被宣告死亡后,可分别依据不同条件被确认为烈士、因公牺牲或病故,其遗属即可享受军人死亡抚恤待遇。 “宣告死亡”这一法律概念在我国军人抚恤优待法规里是首次出现。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中规定,现役军人在执行对敌作战、边海防值勤或者抢险救灾任务中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照烈士对待;现役军人在执行上述任务以外的其他任务中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因公牺牲对待;现役军人非执行任务死亡或者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死亡的,按病故对待。
如宣告死亡军人又经法定程序撤销对其死亡宣告的,由有关部门取消其烈士、因公牺牲军人、病故军人资格,终止其家属原享受的抚恤待遇。
另据《解放军报》报道,尽管宣告死亡制度自1987年就开始实施,但直到2000年11月20日,中国军事法院系统才首次对一名患有精神疾病,走失多年的军内人员作出宣告死亡判决。而此前,军事法院一般不受理属于民事诉讼特别程序的申请宣告死亡案件。
据该报报道,军人失踪事件在军队中并非个案,一些部队的现实做法是:军人如果是在战争、战备训练、执行军事任务、参加抢险救灾等公务中下落不明,通常作“因公牺牲”处理;如果是因意外事件而下落不明,可能作“因公牺牲”处理,也可能作 “病故”处理;如果是因患精神疾病而下落不明,则按“病故”处理。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3条和《民事诉讼法》第168条的规定,有以下四种情形的,可以申请宣告死亡:
下落不明满4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2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满4年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如果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的,可以马上申请宣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