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就是赔偿20万元后两不相欠。”王某某解释。20万元,扣除15%的律师费,再还了外债,只剩下3万多元。只不过,王某某不用继续“出差”新疆了。“好歹不欠钱了。”她告诉记者。
有“20%~30%的过错”,而主动和解赔偿20万元,油田总院的一位负责人接受采访时如此解释:医院和当事医生当然是存在过错的。当时主刀医生正在学习这项技术,业务不熟练,所以照射的时间过长了。
对于“1个月间出现了两例放射损伤,是否有可能是机器出问题”的疑问,该负责人予以否认。医院放射科负责人介绍,该GEDSA(LCV+)数字血管造影机每年都对辐照剂量进行检查。同时,他还介绍,该机器2000年购入,目前每年的维护费用在40万元左右。
院方向记者展示了2007年和2008年濮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具的《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放射卫生防护与评价报告》,报告显示“涉事”机器周边环境的辐射强度并不超标。但提供的材料上并没有最关键的指标——透视受检者入射体表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可显示对病人的照射剂量)。
据查询,当前执行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并未要求开展介入技术需配备医学物理人员。油田总院的两名物理师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主要负责放疗中的质控和安全。CT和介入手术中的射线都是诊断剂量,不应该出问题,因此国家没有要求对放射诊断科室配备物理师。”
采访结束前,“恶补”过放射安全知识的王某某向记者提出:“现在,环保、质检和卫监都在管医院内放射。我就纳闷,怎么这么多部门管着还让我们受了伤害。如果不改变现状,我和老鲍一定不会是最后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