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些,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这样一句话:当今的医德原来也可以如此美丽。
现实生活中,医德已不再美丽:大处方、“天价医疗事故”屡见不鲜。在某些大医院,有些大夫住豪宅、开高级轿车是平常事,甚至每月的灰色收入就高达几万元;一些医学“专家”,为了防身和炫耀,都用上了个人保镖(见2006年第3期《检察风云》)。这虽然有医疗体制等制度的因素,但医生缺乏职业操守却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医患关系紧张,医生们不能说没一点责任,但很少见到医生们自发的愧疚和自我批评,更不要说主动改变现实的具体行动了。钟惟德博士却能在这种背景下不将经济创收放到首位,而是为穷人打造“看得起病的绿色通道”,这是作为一位医生体现出来的公益心和公正客观的医学科学良心!
我国政府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加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签署并确认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原则,国家《宪法》也有“公民有获得健康的权利!”这种“医学良心”只有和穷苦百姓结合在一起,它带来的道德升华才是最明亮的精神灯塔。
医德楷模林巧稚说:“我是一个大夫,大夫有大夫的道德!我看了40多年的病了,哪个人应当收留住院,哪个人不应当收留住院,要看她的病情,不看她是谁”。可见,只要想履行道德,空间和机会是随处可见的。
医疗卫生水平的提升、医学科学的现代化,不是进口几台现代化机器就行了,也不是培养几个顶尖级科研人才和博士后就达标了,必须注重提升培养道德、职业素养和为患者服务的真诚之心,必须像钟惟德博士那样心想穷人利益,注重患者权益。要做到这一点,制度建设是必须的,但每个医生从重塑自我做起,同样是必须的。耿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