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医者大仁的胸襟,他才会将外二科带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骨科领域的前沿,在患者心目中享有很高声誉;
即使身患癌症,他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完成上千例疑难急重手术,用行动践行着一名医务工作者对病人的承诺,践行着一名普通党员对人民的承诺。
他,就是以最高票当选农四师首届“感动四师十大人物”的农四师医院外二科主任徐玉生。
徐玉生常说:“医生是个特殊职业,人命关天,来不得半点马虎。”正是这种朴素的工作态度,支撑着他从一名普通医生成长为一名农四师医院外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
徐玉生,毕业于川北医学院,1969年开始从医。长期以来,他带领科室医生率先开展了35项在本地具有领先地位并对本地骨科专业具有推动作用的技术工作,其中有2项技术成果获兵团科技进步奖、6项获农四师科技进步奖。
1982年,刚过而立之年的徐玉生利用微创技术为一位17岁的维吾尔族少女成功实施了断臂再植手术。这项手术成果获兵团科技进步奖,徐玉生所在的科室被农四师授予集体二等功,徐玉生荣获原国家农林渔业部授予的“边陲优秀儿女”银质奖章。
这以后,他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完成了一系列高难度手术,有的还填补了自治区的空白。
1992年,开展本地第一例吻合血管蒂的腓骨移植代替肱骨手术;
1993年,在本地率先利用哈氏棒及鲁克氏棒技术对脊柱侧、后凸畸形做了成功的矫形手术;率先开展脊柱前方减压、椎体前方固定手术;
1995年,在本地率先对脊柱损伤及疾患开始使用DICK钉和Steeffe钢板、RF钉等固定技术;
1997年,使用股方肌骨瓣填充技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外二科成为本地惟一能开展椎间盘切吸治疗技术的科室;
1998年,对巨大腰骶部肿瘤进行成功切除,并创新了网架式一期椎板再造技术,填补了自治区空白;
2000年,率先在本地开展Canada及Ventro-fix脊柱前路固定术,成功进行双前臂同时断离的再植;
2002年,开展本地第一例Cage椎体音融合器治疗椎体不稳,开展州内第一例人工椎体置换治疗严重脊柱损伤手术,开展本地第一例双膝关节同期置换手术;
即便是2003年身患癌症后,他依然带领科室医生努力向高精难尖技术挑战,完成上千例疑难急重手术,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2003年,外二科完成本地第一例PVP(椎体成形)技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2004年,外二科成功使用经皮小切口向心压缩技术治疗复杂骶髂关节损伤;2005年,外二科完成颈椎后路侧块固定手术;2006年,外二科成功摘除10×8厘米的巨大髂总动脉瘤,是建国以来全国第25例、新疆首例,填补了兵团和自治区此项技术的空白,为病人吻合的人造血管是目前国内最长的一根人造血管。
从医多年来,徐玉生对所有的患者都是一视同仁,总是全身心做好每一台手术,以高尚的职业道德架起了医患之间信任的桥梁。许多患者慕名来农四师医院点名要徐玉生做手术。六十二团71岁老人于月芳,因为膝关节严重变形、不能走路,点名要徐玉生做双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几天后,她就扔掉用了多年的拐棍下床走路了。
30多岁的四川农民工罗某说起自己的不幸和万幸热泪盈眶。几年前,他不幸遭遇车祸,肇事司机开车从他的双腿上碾过后逃逸,造成他双腿多发性骨折,如果不做手术,他将永远失去双腿,后半生在轮椅上度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他无法凑齐手术费。万幸的是他遇到了徐玉生,徐玉生给他制定了最经济的手术方案,并组织科室人员为其捐款1800元,使他顺利地做了手术,术后恢复得很好。
外二科副主任严峻说,这样的事我们一年里要遇到好几回,徐玉生总是带头捐款,而且捐得最多。没有人要求医生这么做,但徐玉生做了,不是为了沽名钓誉,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做医生的仁爱之心和做人的良心让他这样做。
外二科主治医师夏卫革说,为了节省病人的开支,徐玉生制订了贵重药物、高额检查审批表,医生要使用这些高额药品时必须征得病人的同意。徐玉生常对我们说,很多病人都是来自团场连队和偏远地方乡村,经济不宽裕,我们要把病人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为了减少病人的经济负担,他总是尽最快速度为病人安排手术。
手术麻醉科护士长李颖祺说,任何时候,只要科里有大手术,徐玉生总是随叫随到,每次手术前他总会和蔼地看病人一眼,握一下病人的手,让病人安心接受麻醉。
外科医生是个精神压力大、体力强度大、风险性大的职业。一次次无影灯下与病魔的较量是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个战场上,医生是运用智慧与病魔厮杀,运用体力与病魔搏斗。
2003年的一天,徐玉生连续做了三台手术后晕倒在手术台前,原来他已尿血多日,但科里病人来了一拨又一拨,手术一台接着又一台,面对众多慕名而来请他做手术的病人,他不忍心说“不”字,只好坚持再坚持。当检查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震惊了,个个泪流满面,他却笑着说:“不就是个癌症嘛。”说完穿上工作服向科室走去。第二天,医院领导强行把已是膀胱癌晚期的他送上了去乌鲁木齐市的飞机。由于病情极为严重,在短时间内,他连续做了三次大手术,失去了膀胱和一侧肾。
因为尿袋每隔一两个小时就要换,为了在手术时不耽误时间,多年来,每逢手术这天早上,徐玉生从不喝水吃饭。护士看徐玉生工作时间太长,经常劝他吃点东西或喝些牛奶,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李颖祺说,在手术台上,我们丝毫感觉不到他也是一个病人,他的沉稳、机敏、坚毅让所有跟他一起工作的医务人员心里有了主心骨,有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可在手术结束后我们会发现,他常常无力地坐在沙发上,疲惫不堪,有时护士给他倒水,他连端杯子的劲都没了……尽管自己再累,徐玉生从不忍心拒绝病人请他做手术的请求。
徐玉生的敬业精神令全院医务人员感动。有人好心地劝他:“好好休息,享受有限的生命。”他却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质量。”在他的心中,生命的质量就是在手术台前,就是解除一个个患者的病痛,就是与病魔的一次次较量。
2006年8月24日,徐玉生带领科室医生做了建院50年来首例髂总动脉瘤手术。正当他们刚刚将危及病人生命的“不定时炸弹”取出时,突然一根静脉血管破了,霎时间鲜血喷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徐玉生迅速伸出右手食指和中指准确地按住出血部位,旁边的医生立即缝合。整整50分钟,徐玉生一动也不动,而当时他已在手术台前站了7个多小时,并且滴水未进、滴米未食。当手术结束时,徐玉生的右手食指和中指已僵硬得无法弯曲,眼前一黑倒了下去……
而当人们惊诧于徐玉生的超人毅力时,他总是淡淡一笑说:“如果那时候我的手一松,一个生命就有可能从我的手下消失。”
农四师医院党委书记汪佑杰这样评价徐玉生:他是个做事高调、为人低调的人;他勤学肯钻,专业知识丰富,医疗技术精湛,工作勇于创新,管理能力很强;他带出了一支优秀的骨科队伍,使外二科长期以来一直是医院的“名牌”科室。
在徐玉生担任外二科主任的20多年里,不仅自己钻研业务,攻克难题,还注重培养一支优秀的骨科专业队伍。为快速提高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他把每周三作为手术评审日,将上周做的手术术前术后的X光片都挂出来,由全科医务人员共同找问题、评优劣;每周五早上,全科人员提前半小时上班,医生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轮流上课交流心得体会。他还带领同事在疆内率先建起了第一家骨科网站,设有骨科常识、骨科医师、医患交流、康复指导等栏目,架起了医患沟通的平台,为更多患者提供便利,访问人数近3万人次。
徐玉生说,医疗领域未知的、待解的科学难题太多,需要学习的先进技术也太多,特别是骨科涉及的范围广、技术材料更新快,再加上我们地处偏远的边疆,稍有懈怠就会跟不上形势。为此,徐玉生每年都会针对每位医生的专长和特点制定培训计划,有送出去长期学习的,有短期培训的,同时有计划地制订科室技术攻关课题。
多年来,徐玉生带出了一批优秀的骨科医疗人才,外二科先后有10余名医生调入广州、武汉、上海等内地各大中型医院;有3人分别考取新疆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人考取上海医科大学博士;科室医生中有15人次分别进修深造于北京积水潭医院、青岛医学院、第三军医大学、上海第一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医学院;有2人为亚洲太平洋地区关节协会会员,有1人为国际“AO”创伤骨科协会会员,有1人为世界华裔骨科协会会员。
有专家曾断言徐玉生最多生存两年,而现在他已度过了5年多的时间。他到上海大医院复查时,一位专家曾惊讶地说,徐玉生能坚持到现在,这是个奇迹!但当采访结束时,笔者得知徐玉生身上现在工作的一个肾已有积水现象,他经常会出现疲乏症状、发高烧,同事说这是泌尿系统感染的一个征兆。
徐玉生以自己的一生追求着职业道德精神的高地,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和感染着周围的医务工作者,让“医者”这个名词温暖更多患者的心灵,给更多生命带来希望。(程煜 高晨 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