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急诊科,施珏详细问了病人的病史后,还是决定将病人送到其他科室。施珏没说话,也没有妄下定论。这让苏恒非常震动。“很多医生都不会去看,但他去了。”苏恒说。
让苏恒受益匪浅的还有施珏不厌其烦的态度。每周一次的查房,施珏查得最慢。
“只要病人提出的问题,他都回答。”这些问题包括糖尿病患者应如何膳食等方面。“说实话,一般的新医生都不愿回答,最多给病人拿一张宣传单,上面很全面也很专业。”苏恒说,可施珏都会停下来跟病人讲,而且不厌其烦。
苏恒从医多年,也有很多老师。然而,施珏给他树立了一个无法超越的榜样,也给苏恒及多的新医生一个标杆,指引他们行。
“片头就用他说的那句话:‘会有那么一天的,会有的!’”施珏的病人——已从云南电视台退休的编导廖德旭说。6月1日上午7点50分,抢救的人群吸引了很多病患驻足。廖德旭从病房里出来,一群医生围在门口,走廊里到处都是飞奔的护士。
“让他们跑!别挡道!”廖德旭将病人拦在身后,大声地喊。氧气瓶拿过去了,呼吸机运上来了,麻醉科主任来了,医院的书记来了,院长来了……廖德旭并不知道倒下的正是他的主管医生施珏。
“太可惜了!太可惜了!如果让我拍片子,我就用他说的那句话做片头‘会有那么一天的’、‘会有的’……”一次,廖德旭跟施珏聊天。他问:“施主任,会不会有一天,糖尿病病人不用打针不用有饥饿感就能治好。”少有笑容的施珏微笑着说:“会有的,会有那么一天的。”这一面就变成廖德旭和施珏的最后一面。
“多好的一个人啊!太可惜了!可惜没有摄像机,应该把抢救的全过程全部拍下。”廖德旭遗憾万分。
那是多么悲伤的一个早上,大家都不愿提及,心里的痛撕心裂肺。时间倒退到6月1日早上,这是多么普通的一个早上。施珏和以前一样,骑车到体育馆锻炼,然后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