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说者无意,(作为)听者的我觉得话中有话”,“不要等一年一天的护士节才‘致以节日的问候’”。正是这条回复,让廖新波昨日决定再次探讨一下当下紧张的医患关系,特别当今体制下,“悲催”的护士们——看同一起医疗事故中,中美处理方式的不同。
廖新波博文中举的,是一起发生在美国,因住院病人激增,护士玛丽给患者发错药的例子。尽管被及时发现,未酿成事故,但管理部门还是对事故展开了调查。
首先被问责的是医院护理部。通过调查,管理部门发现病人激增,但护理部没有及时增加人手,造成玛丽工作量加大,劳累过度。护理部因此被认定人员调配失误。
通过对人力资源部门的心理咨询机构进行调查,管理部门发现,由于受到刚上幼儿园的女儿的影响,玛丽的情绪和状态都出现了波动。由此,心理咨询机构被认定“医院的心理专家没有对她进行帮助,失职!”
药厂也在调查范围之内。它们生产的几种常用药被发现外观、颜色相似,容易混淆。于是管理部门向药厂发函:建议改变常用药片外包装,或改变药的形状,尽可能减少护士对药物的误识。
对于玛丽,她受到的“处罚”则是:医院心理专家走访了她,告诉她不用担心病人赔偿事宜,已由保险公司解决。还与玛丽夫妻探讨如何照顾孩子,并向社区申请给予她10小时义工帮助。玛丽下夜班,义工照顾孩子,以保证她能充分休息。同时医院特别批准她“放几天假,帮助女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因为给医院惹了麻烦,首先将劈头盖脸被领导训斥一顿,而后扣发当月奖金,全院通报批评。
接下来,患者听说自己险些被发错药,纠集“三十多个壮汉高举‘无良医院,还我公道’的伟大旗帜,闯入医院,将护理站砸了个稀巴烂”。“‘公道’的具体内容是:赔一百万(必须是现金,不连号的旧钞)。”廖新波幽默地说。
面对天天来闹的患者家属,医院选择报警。“距离医院数百米之远的派出所的警察,仅仅用了七个小时就赶到了医院现场。然而,面对三十多人打砸医院、打骂医护人员,警察却站在原地不动。院长问何故,警察说,这属于医疗纠纷,不是治安事件,不归我们管。”
而后媒体介入,网民介入……最终,迫于压力,玛丽被开除了。
对此,廖新波感慨:“两种不同的文化,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我们的文化是不允许你的错误发生。”
为此,廖新波还提起了2006年前发生在中山大学附三院的“亮菌甲素”事件。当时,该院发现部分患者在使用了齐二药生产的假药后出现异常,按规章进行了报告。”可悲的是,“他们却成了第一被告,最后被告倒了。”
“这个案例就是典型的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的结果。好制度养好人,坏制度养坏人。这样的故事在中国还真的不少。”
“护士工作辛苦是众所周知的,在美国,护理业成为非常受人尊敬的职业,除了护士较高的薪水和待遇外,我相信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廖新波说。(记者 陈学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