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的,销售、金融这些过去被社会认为略显“浮躁”的职业,正在被很多人追捧。
何先生的儿子今年考上了厦门大学数学系,何先生在欣喜之余也有一些遗憾。从他个人的意愿来说,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医。但是儿子拒绝了他的建议,认为做医生太累了。何先生的儿子表示要报考南方一个大城市的一所综合性大学,专业不是很重要,但是医生肯定不在考虑范围之内。理由是在大城市读书,眼界会更开阔,将来择业的机会更多,就业会相对容易些。何先生没有强行干预儿子的选择,但是心中有些失落。他说:“当年我一直都想做个医生,因为家庭的经济困难才未能如愿。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心中到底想的是什么。”
记者询问了几位孩子正在读高中的家长,他们表示,因为觉得为时尚早的缘故,没有和孩子明确沟通过将来选择职业的问题,不过他们的孩子在平时的交流中都没有表示会选择当医生或教师。接受采访的这几位家长也没有表达出希望孩子就读医科和师范专业的强烈愿望。
有在校男生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师范专业将是他们填写志愿时用来“保本”的一个志愿。
一名从业10年的医生告诉记者,他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继续从事医生这个职业。“我的孩子如果从医的话,相对于其他孩子来说应该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从我个人观点出发,我不希望孩子跟我一样当医生。”
一名姓李的市民,父母都是老师,他在大学里就读的也是师范专业,但是毕业以后,他选择了从事个体服装行业。他说从高中时就没有想过像父母一样当老师。
医生、教师的光环有些淡化,是记者在采访中感触较深的一点。
广西师大的一名教师对此表达了自己的困惑:“也许我真的跟不上时代了,但是我依旧觉得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永远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工作。”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今天才出现,早在2007年,《中国教育报》曾报道,教育部对近3万名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只有18%的教师希望子女将来从事教师职业,高达63%的农村教师不希望子女将来也做教师。这从侧面说明,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并不高。
近年来,医生、教师、律师、会计师这些被老一辈人视为非常光荣的职业,在今天已经不是那么热门。相反的,销售、金融这些过去被社会认为略显“浮躁”的职业,正在被很多人追捧。
如今,医生职业因为工作压力大、辛苦,让不少人进入这一行业时产生顾虑。记者陈静摄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无上光荣的工作。如今这一职业的光环已淡化。记者陈静摄
律师和会计师两种职业今天依旧受人尊敬,但是一些从业个体对于这两种职业的归属感发生了些许变化。总的来说,这两种职业依旧被大家看做是“能挣钱”的行业,但是并不是非常“光荣”的职业。
从中南政法大学毕业的林先生,5年前就取得了律师资格证,但是他说自己没有觉得律师这个职业有多光荣,他考取律师证只是想在择业时多一个筹码。目前他在一家企业做管理工作。
刚刚获得律师从业资格的王律师则说,他选择这个职业,并不是觉得这个职业多么光荣,而是遇到了自己原有单位改制,必须要找一个出路,他曾自学过一些法律知识,因而“被动选择了这个行业”。“我做律师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处境,虽然在帮弱势群体维持正义时会有一种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如果有更合适的工作,我也未必一直呆在这个行业。”王律师说,在他工作的律师行,不少年轻律师和他观点近似。
田应武已经有了20多年的律师从业经历,他在这方面颇有感触。他当年选择律师这个行业是出于对这个职业的向往与尊敬,希望能为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伸张正义。他个人也因为帮助很多人主持了公道而感到欣慰和充实。但是近年来他发现,很多新加入这个行业的律师,在职业荣誉感和个人收益之间更为看重后者。10年前,他为一名涉嫌诈骗案的当事人做无罪辩护,仅仅收取了对方2000元的律师费。看到对方经济困难,他还借给了当事人1000元。但是在去年,他接到一件一房多卖的经济纠纷案,对方要求做无罪辩护,他开出的费用是5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案子转给了一名年轻律师处理,这名律师则开出了20万元的高价。
田律师认为这名年轻律师要价太高,逐利心理太重。“一个从业荣誉感强的律师,首先应该考虑的是为当事人主持正义,而不是漫天要价。”
小杨目前正在紧张地备战会计师资格考试。单位的老会计曾告诉她,会计是一个单位经济命脉的管理者,能做会计是一件责任重大、非常光荣的事,从事这份职业需要细心和耐心,半点马虎不得。小杨口头上答应,但是私下却坦言,自己从事这个职业,从来不是因为觉得做会计很光荣。虽然她知道,单位的总会计师地位非常之高,几乎到了能和老总平级的程度。“对一个女孩子来说,做会计工作稳定,而且也相对轻松。我考会计师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小杨说。
那么,目前哪些职业受到人们的热捧,从业荣誉感最强呢?
我市一家期货公司的老总说,每年都有很多人到公司应聘。应聘者所学的专业几乎涉及各个行业,有的甚至是医生和旅游专业,让他有挑花眼的感觉。他在欣喜之余也觉得有些困惑:“来应聘的人很多是学校的优秀学生,凭他们的实力,可以轻轻松松地按他们攻读的专业找一家不错的单位,我有些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都要选择金融行业。”
黄建祥在大学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将销售行业作为自己的就业方向。“大家都说销售行业是锻炼个人能力最好的地方,而且我签约之前询问过家人的意见,他们都十分支持。那家单位给出的薪水还不错,我就去了。”他说,进入销售行业工作让他的不少同学很羡慕他。
记者从市人才交流中心获得的信息,印证了记者抽点采访所接触的个例——— 当前最受人们认可的职业,就是金融、销售与媒体3类。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容易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就会不假思索地一拥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经济学里经常用“热钱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广西师大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修志认为,经济学中的“热钱羊群效应”同样适用于现代人的择业观。医生、教师这些职业“遇冷”的最直接原因来源于社会的逐利心理。而且,现代社会的包容性也允许人才跨行业流动。
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的一点就是,即便是热门的行业也会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从全社会来看,人才过于集中于一个行业不利于社会的发展。这样会导致行业的资源错配,行业结构的不合理。这种社会岗位的失衡对于社会向前发展是不健康的“一个社会到处是金融骄子,却找不到医生看病,没有好的老师,这样的社会是可怕的。”王修志说。
而且一个行业不可能永远热门下去,例如现在风风火火的金融行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很多券商经理都处于半失业的状态。
从“物极必反”的角度看,今天热门的行业未必明天依旧风生水起“谁敢肯定今后医生的待遇不会高过金融业?”王修志认为,过于集中选择一种职业,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看似理性的不理性行为。这个问题值社会关注和思索。
来自市人才交流中心的信息和统计数据印证了王修志的观点。数据统计显示,我市今年第三季度招聘单位共1196家,提供就业岗位8676个。提供岗位数前6名的依次是销售、技工、酒店/旅游/娱乐、经营管理/市场销售/公关、客户服务及技术支持、普工。而最受市民追捧的金融、销售与媒体职业,只有销售提供较多的岗位。
引人注意的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销售方面的招聘职位数近2000个,求职人数接近4000,供求比例约1:2;而证券/银行/保险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不足500个,但是求职人数却超过了2000,供求比例为1:4。
市人才交流中心人才资源开发部鲁和平部长指出,希望包括学生在内的择业者能端正就业态度,不要一窝蜂地只想挤进热门的行业。
“其实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里,只要认真把自己岗位上的事情做好,在社会上就会得到充分的尊敬,作为个人也能够获得充分的荣誉感与幸福感。俗话说‘行行出状元’,无论你的职业是什么,只要做出了一流的水平,个人的收入必然不会差。”
鲁部长还提到,自主创业的个体也是目前社会上最受认可的群体之一。很多大学生都非常钦佩那些能自主创业的人。
“我的建议是,家长不要过多地干涉子女选择职业的自主权,而年轻人需要知道,并不是只有销售、金融才是能实现高收入的领域。”
广西师大法学院社会系讲师、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汤茜草说,职业归属感会影响员工的忠诚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业心,是人们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达成组织目标的心理基础。
其实,任何一个岗位的从业者在社会中都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职业归属感的改变,其实也反映了部分市民职业荣誉感的淡化。
汤博士认为,这样的情况非常容易衍生功利思想,当人们不再为自己从事的职业感到光荣和自豪时,对社会的责任、义务和对工作的热情也会随之下降。“这样的社会是不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
汤博士认为,要解决职业归属感的问题,个人和社会的因素都不能忽略。
于个人而言,要选择自己愿意从事的职业,当然也必须符合自身的条件。“尤其是父母方面,不要强迫孩子选择他们不喜欢的职业。”在选择了工作后,一定不能心猿意马,要在岗位上尽心尽责。
对于社会来说,一定要重视组成职业归属感的3个因素,即收入、荣誉和权力(利益)。汤博士认为,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社会对于从事重要职业的人的鼓励,如对教师等职业的精神奖励做得已经不错,但是在与经济收入挂钩方面则有些欠缺。“在国外,教师、医生、律师、会计师既受人尊重,收入也非常之高。这值得我们关注。”
为何教师、医生等职业的认同感有所淡化,而销售、金融等行业的职业认同感正在增加呢?记者的采访对象表达了他们的观点。
“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长,工资福利待遇和其他行业相比却并不算高。”这是几位医生和教师抱怨得最多的方面。
王老师已经当了10年的中学老师,他坦言自己早已经没有了刚当老师时的兴奋感。他刚毕业时,曾为能当上老师兴奋过一段时间,但是之后发现,自己从事这份工作的激情正在变淡。“教师教学任务重,各种考核多,还要应付升学率,面对来自社会的期望和压力。”王老师说,当年和他一起进入学校的3名老师,有两人已经另谋出路了。
有10年医龄的左医生说,医生这个职业做起来与他的想象相去甚远。“责任很大,工作辛苦,有时还要面对不理智的病人家属的恶言相向甚至打骂,心理失落感很强……”
而金融、销售行业的从业人员明显表达出对职业的认同感。
而销售、营销行业的从业人员在谈到从业感受时,常常流露出一种自豪感和心理优势。
毕业后在南宁做农药销售的黄建祥认为,他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销售这个行业。他做的工作,虽然经常要下乡推广业务,但是好在时间能够自由支配,工作的弹性也很大,本来计划一个月要达到的目标,有时努力点,大约一个星期就做完了。而且薪水跟产品的销量挂钩。“这样的工作有奔头,积极性自然也高。”
在我市一家期货公司工作的周先生在毕业择业时,首选的两个职业就是快销品销售和金融。最后他选择了金融。时隔两年,他认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很正确。因为相对于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快销品销售行业来说,金融行业拥有更广阔的前景。随着投资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注重金融投资。更重要的是,在经济萧条的时候,快销品行业保本已经难能可贵,但是金融行业却可以通过做空的方式,实现财富的增加。同时,金融行业也是中国刚刚起步的行业,要发展成和欧美一样的程度和规模,拥有很大的空间。
一心准备进入媒体的陈波说,新闻媒体的工作收入虽然不算很高,但有机会接触各行各业的人,经常能为民众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记者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我一直都梦想成为这样的人。”
广西师大法学院社会系讲师、华东理工大学博士汤茜草对教师、医生等职业归属感淡化的现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她分析,从传统社会学的角度来说,职业归属感包括收入、荣誉和权力(利益)三个方面的要素。在社会的不同阶段,民众的职业归属感都会有其最大的主导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大家收入大致平均的关系,人们选择职业更看重荣誉,荣誉在这三者之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在收入出现分化的今天,收入和权力(利益)已经超越了荣誉,成为职业归属感中的主导因素。
过去,医生、教师等职业归属感强,还缘于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工作环境和收入都不错。但是近年来销售、金融等职业出现后,缔造了一个平均收入较高的新兴白领阶层。这些白领阶层的特点是自由度大、收入弹性更高。在同是白领阶层的前提下,民众自然会更乐于选择平均收入较高的职业。
职业归属感的变化反映了社会个体日益提高的包括心理在内的各方面需求,也反映了部分人急功近利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