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韩阿国的死,家属表示质疑,并向导报记者提供了两份诊断不一样的出院记录,上面医师的签字也不一样,家属怀疑记录已被医院篡改。
而市医院办公室的蔡主任以该事正在调解为由,拒绝向导报记者透露任何信息。
韩春来是韩阿国的大儿子。他告诉导报记者,他爸爸今年才55岁,5月27日左右,因为肚子痛,并伴有高烧,在南靖县中医院住了三四天。“直到5月30日,南靖中医院的医生陈庆木建议我们转到漳州市医院,并帮我联系了漳州市医院的陈宇峰主任。”
韩春来说,当时南靖县中医院的医生判断是胆结石。按照医生的建议,当天下午,韩阿国前往175医院做了磁共振,结果正如南靖县中医院的诊断———胆结石。
5月31日,韩阿国在家人的陪伴下,转到漳州市医院。
“当时我爸转到市医院时,还一直发着高烧。”韩春来说,到了市医院后,陈宇峰主任查看了韩阿国的病历,并在上面写了个“急”。“不过,陈医生并没有立即安排手术,接下来就是端午节放假,直到6月7日,才给我爸安排手术,当时手术从9:00一直进行到14:00。”
手术完成后,主刀医生许笃行告诉韩阿国的家属,从韩阿国体内取出了两颗结石,胆囊溃烂。
韩阿国在市医院住了近一个月。“考虑到医院的环境不利于爸爸休养,我们就向许笃行医生建议,能否出院回家休养。”韩春来说,医生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7月5日,韩阿国出院了。韩春来说,他爸爸出院时,身体还很虚弱。“7月12日晚上8:00左右,爸爸说肚子疼,我就给市医院打电话找许医生,可接电话的医生说许医生晚上没有值班,让我们第二天早上再打电话。”
第二天,与市医院取得联系后,韩春来的弟弟和母亲一起,把韩阿国送到市医院。“上午11:00,等把爸爸推到急诊室时,爸爸已经快不行了,这时医生开始抢救,可还是没有抢救回来。”
7月13日晚,韩春来将其父亲出院时的出院记录,复印了一份给导报记者。而在14日晚,韩春来又向导报记者反映,在他们的要求下,从医院的存档室取出了韩阿国的出院记录,可这份出院记录上的出院诊断,和之前给家属的出院记录竟不一样,“而且落款医师的签名字迹也不一样”。
导报记者看到,之前韩春来提供的出院记录上,出院诊断栏里写着: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坏疽),右肾囊肿,低白蛋白血症,轻度贫血。
而另外一张出院记录的出院诊断写着:胆总管结石并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坏疽);淤胆肝、肝硬化;低白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低钙低氯低磷血症;重度贫血;右肾囊肿;心律失常: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
“同样的人,同样的入院、出院时间,两份诊断却不一样。一个是轻度贫血另一份却是重度贫血,还有肝硬化,到底是怎么回事?”韩春来说,当时向医生咨询时,医生说诊断结果是一样的,只是表述不同而已。
另外,两份出院记录的落款签名,同样的医师名字,字迹确实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