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店工作人员依订购人提供的送药地址,准备送药。不过,早在去年11月,该公司其他工作人员送药时,被人骗走同样的药品,价值为2168元。所以这次,药店多了几分警惕,让上次被骗的送药人员跟着,一起去送药。
到了指定的送药地点——某小区门口。随后,一个年纪不大的男生上来接头,说他就是订药人。
男生转而表示,自己急着下楼,忘带钱了,“可不可以先拿药,然后到家里拿钱,你们在小区门口等我一下?”
药店以前被骗的员工马上认出,这个男生就是以前骗他送药的人,于是跟同事使了个眼色,两人当场将男生抓住,并马上报了警。
“我之所以骗药,是为了……为了给自己治病。”小方断断续续、模模糊糊的解释,让母亲感到诧异,因为儿子从来没跟自己讲过身体有哪里不舒服。
“你有什么病?我怎么一点也不知道?为什么你不及时告诉妈妈?”妈妈皱着眉头追问。
小方随后的说法,让妈妈哭笑不得。小方坦白,去年11月前后,自己老是要频繁上厕所小解,但觉得这种事情是很隐秘的私事,不好意思与妈妈说,爸爸又远在老家,更不敢在老师同学面前提起。
看到经常播出的治疗前列腺的电视广告,小方暗暗怀疑:“是不是自己的前列腺也出了问题?”
“用前列腺药需要一大笔钱,手头没钱,怎么办?”小方胡思乱想的,最后想到了诈骗。他试着拨打广告里提到的药店电话。去年11月份,小方通过电话该订购药品,让药店里的人送药到一小区门口。
拿到药后,小方谎称自己住在该小区,钱没有带出来,回家去取,让送药的等在小区门口。实际上,他已不打算再折回。
“吃了一部分,扔了一部分”。被问起上次骗得的药品怎么处理的,小方回答说。至于为什么会扔,小方表示:“怕家里人知道。”后来又想用药,他决定第二次骗药店。
儿子一不小心触犯法律,让李女士后悔不已。“儿子出事,我也有很大的责任”,李女士说,自己从东阳到杭州打工,儿子一直跟她在一起,儿子的父亲则留在了老家。
李女士平时要上班,很少与正在上职高的儿子在一起,儿子身体不适也一直被蒙在鼓里,以至于他自己想办法解决,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才想到了骗。
刘女士感到欣慰的是,经医生检查,发现儿子只是因普通炎症引起多尿,现在已基本康复。
她又非常感激,感激杭州的检察官。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未检科在全面了解整个案情之后,根据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于昨日对小方作出相对不起诉的决定,这也意味着,小方可以重新回到母亲身边,继续学业。
承办该案的裘姓检察官说,对小方作出不起诉决定后,他们还会继续关注小方的成长,进行帮教、回访,直到他成才的那一刻。
“这个案例说明,对孩子的吃穿住行学,家长自然要关心,但是,对孩子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关心,同样很重要。”检察官说,如果家长平时能与孩子们多沟通,如果学校能多关注学生的生活,也许这事就不会发生。
再者,就是有关药品广告的影响不容忽视。小方正是通过某些广告,获得了这个信息。所以,厂家、电视台在播放类似广告时,也要考虑到是否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不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