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某、沈某却四处叫屈。“我们的水果批发生意收入不错,每次进货只要一两万元,自己的钱足够用了,干吗要向他借?”他们说此事另有隐情。从2004年4月起,他们从仓库拉货必须经过闵先生家门口,闵先生据此每月收取过路费500元。被收了3年后,他们提出不想再交冤枉钱,闵先生爽快地答应了,要他们上门重签协议。2007年1月2日下午,程某、沈某如约到闵先生家时,闵先生已经写好书面协议,并解释说:“以前签订的每月交500元的协议就作废吧,我们重新协商,一次性补给我3000元就行了。”程某、沈某看过协议表示同意,并根据闵先生的要求,在两份协议的尾部签名并捺上红指印。没想到,这时闵先生却突然说协议没写好要重写,顺手一卷,就将两份协议丢进垃圾桶。接着,他又写了一份协议,三方重新签字后,交由程某保存。
“我们掉进了闵先生精心策划的圈套!”程某和沈某愤愤不平,认为闵先生是故意让他们留下签名和指印,然后在那张作废的协议上做手脚,将原文上部分内容撕毁,在中间空白处添写借款的内容。“伪造欠条,想骗法院错判,这是诈骗!”两人坚持要为自己讨回公道。
一张欠条,两种迥异的说法,到底孰是孰非?主审法官从欠条入手,还真发现了蹊跷——
这两张欠条,借款数额分别为1.2万元、4.8万元,都写在A4有格纹纸的下半部分,上下边缘都经过剪裁;欠条的借款内容都由闵先生书写,程某、沈某签名,其中一张上还有张、宋在签名上捺的指印。不过,那张借款数额为4.8万元的欠条,文字部分的“捌仟”字样和红色指纹重叠处出现一个直径约8毫米的圆形小洞,导致部分指纹和“捌”、“仟”二字的少数笔画破损,小洞周围纸上可见明显的黄色液体附着,小洞边缘还有撕扯的纸张纤维。很明显,这些破损都是事后人为造成的。
根据两名被告的申请,法院先后委托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福建正中司法鉴定所,对欠条上的借据主文与签名形成时间进行鉴定,鉴定结论表明:无法检验借据主文与签名墨迹在时间上的先后;文字与红指印重叠处形成的先后顺序,因为被人为损坏,也失去了鉴定条件。
另一方面,法院的调查证实了程某、沈某的陈述:他们的确有稳定的收入,在闵先生指称他们“借钱”的同期,两人都没有巨额支出需要,分别有银行存款6.4万元、4万元,程某甚至将8.6万元闲钱借给他人。此外,程某还出具了三方关于“过路费”的协议作为佐证。
针对双方都没有绝对优势证据,原告闵先生提供的证据从法、理、情上分析都存在重大的质疑,惠东县法院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于2009年11月判决驳回闵先生的诉讼请求。
对此,主审法官解释说,法院不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主要基于三大理由:首先,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同的出借人和借款人,一笔借款却出具两张借据,且借据上下边缘均有裁痕,两被告自己均有存款不用,却要向原告借远高于银行存款利息的借款,违背生活常理;其次,因原告未参与水果实际经营却享受收益,双方曾经发生纠纷,并确实于借据当日有其他协议,原告具备获取被告签名的条件,从相互间信任关系及原告不能证明资金来源,也不能认定借据的真实性;第三,欠条出现人为损坏,导致失去鉴定条件,而原告承认书写欠条时无破损,但对破损形成原因无法作出合理解释,应承担不利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