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周期间共受理服务类投诉251件,占到同期受理投诉总量的56.15%。其中,投诉量增幅最为明显的是网络销售,共计受理42件,同比增长了2倍。消费者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宣传推介与实际存在差异,如消费者周先生投诉反映,他10月3日向某网站订购了一部品牌手机,但收到货后发现是水货,且一些功能无法使用,要求对方退货却遭到拒绝。二是经营者送货不及时,如消费者郭女士10月5日来电反映,她9月24日在某网站上订购了某品牌虫草200克,对方承诺2至5天到货,但至今未收到商品。三是售后服务难以保障,如外地消费者黄女士来电反映,她在上海某网站购买的足浴盆是一年内保修的,但购买不到8个月就漏水了,联系生产厂商,对方称她应找网络销售商解决,在联系销售商后,客服要求她将商品寄回,但表示只承担用邮政普包邮寄的邮费,黄女士随即前往邮局,哪知邮局根本不接受这么大的电器包裹。
此外,互联网服务等也是服务行业中消费者投诉较为集中的领域。黄金周期间受理的互联网服务投诉共有32件,同比下降了48.39%,但绝对量不小,问题主要为网络接入存在故障,如上网速度慢,断网现象频繁;网络游戏争议责任难以认定,如玩家的游戏帐号被封、装备被盗、游戏“道具”不能使用等。而同期电信服务投诉则受理了23件,占服务类投诉量的9.16%,投诉的问题包括话费收取不合理、经营者未兑现服务承诺、线路故障修复不及时等。
部分网络经营者缺乏诚信,运营商、游戏商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节日期间相关服务人员配备不足,导致消费者反映的情况无法及时得到妥善化解,是投诉集中出现的主要原因。
与服务类投诉相对应,商品类投诉的受理量占到黄金周受理投诉总量的43.85%。通讯产品投诉量一直位居商品类投诉前列,黄金周期间,相关投诉共有38件,与去年同期的受理量基本持平,亦是投诉的焦点之一。消费者投诉的内容包括:一是经营者不履行手机“三包”规定,对期限内的属于“三包”范围内的手机退换货设置障碍,或无故拖延维修时间,且不提供备用手机。如消费者邵先生反映,他今年7月30日购买了某品牌手机,9月10日因无法开机、不能正常充电的故障送修,但至今未能修好,对方也拒绝给出修复的具体时间,影响了他的生活。二是“模型”机、水货机充当正品行货销售,如消费者林先生投诉称,他在今年9月13日向某公司购买了一部品牌手机,近期因质量问题将手机送该品牌特约维修部检测,检测后特约维修部却告知他该手机的电板是水货,与公司交涉要求退货遭到拒绝。
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受人关注。黄金周食品投诉共计受理31件,与去年同期受理的47件相较,减少了34.04%,但投诉仍较为集中。食品投诉的最突出问题是变质或含异物,如消费者于女士反映,她于10月4日在某卖场支付19元钱购买了一盒皮蛋,回家后打开时发现皮蛋已变质,并存有大量寄生虫,向卖场反映,卖场却推诿让她找生产厂家处理。此外,经营者未按标价收费、不履行促销承诺、短斤缺两等也导致了一些食品投诉的发生。
一些经营者不讲诚信、缺乏责任意识、无视法律法规和“三包”规定是黄金周乃至平时手机、食品等商品投诉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消费者投诉总量下降明显,除网络销售投诉量明显增长外,以往长假期间投诉较为集中的诸如快递、餐饮、家电产品等绝大多数领域投诉量也均呈现出持平或下降趋势,未发生重、特大及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