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伊始,央行重启三年期央票发行,被视为实质性紧缩政策的加码之举。结合当时的经济基本面、市场资金面和商业银行信贷情况,三年期央票重启具有客观的必然。然而4个多月过去了,宏观经济已然经历了由“过热”到担忧“二次探底”的切换。市场资金面在经受了阶段性紧张的考验之后,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充裕正成为市场共识。而且,在上半年货币信贷总量基本达标的情况下,强调信贷资金均衡投放的字眼也淡出政策视野。此时,3年期央票存在的合理性便值得重新审视。
首先,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长率由一季度的11.9%降至10.3%;季调后环比增幅折年率为8.4%,远低于一季度的10.8%。6月份CPI涨幅重新回落至3%警戒线以下。虽然当月CPI超预期下滑可能会加大未来两个月物价出现波动的可能性,但由于经济已在减速,通胀也难掀风浪。
其次,二季度央行货币政策例会不再强调“信贷均衡投放”,使得市场萌生了信贷监管松动的预期。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数据可以验证这一猜测,但即便如此,考虑到对地方融资平台的整顿和房地产贷款的监管,下半年信贷仍将呈现结构性(中长期信贷方面)趋紧的特点,这使得3年期央票的信贷调控角色变得不再重要。
再者,过去央行在流动性层面的过度对冲与猛烈投放行为,显著干扰了资金面原有的趋势,并最终导致了6月份资金面极度紧张的局面。展望未来,至少在资本流动领域的不确定性(例如热钱连续两月流出)将制约央行的回笼行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适度充裕是更为合理的选择。
可以说,经济基本面、市场资金面以及商业银行信贷投放的新情况,使得三年期央票逐步丧失了赖以存在的基础和必要。
继续倚重3年期央票的操作模式既无必要也无好处,3年期央票需要让位于更短期限回笼工具。这是因为,一方面考虑到经济景气趋弱,央行有必要适当保持货币供应的弹性。而在保持货币供应的“弹性”方面,1年期和3月期品种比3年央票无疑更具有优势;而另一方面,为合理安排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与期限结构,央行也需要重构公开市场操作模式,进一步发挥3月期和1年期央票的作用。
那么,3年期央票将以何种方式淡出公开市场舞台呢?目前来看,有两种路径。
第一,直接暂停3年期央票,将需求赶回短端。一二级市场收益率的逐步接轨为短期工具操作量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本周1年期央票发行量由350亿元增至450亿元,3月期央票发行量由450亿元增长至800亿元。考虑到正回购操作留有余地,短期工具已基本能够胜任资金回笼的任务。
第二,逐步削减3年期央票发行量。为了控量就需要发挥价格对需求的调控作用。在1年期、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锁定的情况下,为了凸显短期央票的相对价值,继续调降3年期央票利率水平便成为更合理的选择。
这两种路线似乎都有可能。3年期央票是否停发,最终将取决于需求萎缩的空间与时间,以及利率持续下行是否能为货币政策制定者所容忍。如果3年期央票的存在依然成为短期央票的威胁,那么停发就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