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目前由于我国机动车辆种类复杂,交通安全性能较差的车辆比例较大,而且机动车生产量逐年增加、道路交通设施少,加上确保交通安全的交通管理与交通工程设施相对更少等现实原因,我国交通安全事故严重,尤其是交通事故致死率高。这就要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先进技术手段,确保公安机关能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及时勘查、处理交通事故现场,收集数据,对交通事故中的车辆、嫌疑车辆、物品、尸体、当事人的生理、精神状态及道路的状况等作出客观的检验或鉴定,以便对交通事故所涉及的各方作出公平、公证、客观、快速地处理,从而保证国家法律和公安机关的权威性,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同时也保证交通的顺畅,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交通事故快速勘查系统开发的意义交通事故现场勘查、证据收集作为交通事故法定处理程序中承上启下的最重要环节,要求及时迅速、细致完备、客观全面、依法定程序对现场进行勘察,以保证快速恢复交通通畅,为交通事故处理程序的以后环节提供精确、公证、客观的数据和图像,同时方便进行事故现场立体再现和现场恢复。目前,我国交警部门处理事故现场的传统方法是:先封锁事故地点的车道或全部车道,工作人员通过皮尺测量、照相、目测等方法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对现场情况进行详尽的调查取证之后开发交通。这种处理方法能够对交通事故的处理取得足够的材料,但对交通的影响较大,特别是事故范围较大时,道路上车辆的堵塞长度可能达几公里,特别是这种方法自动化程度不高,存在着人为因素影响,事故现场资料存储、建档和检索有一定困难,受环境、天气和时间制约较大,以及现场立体再现和现场恢复困难、测量数据精度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全国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纷纷组织技术力量,力求对现有目测、手摸、皮尺量等传统交通事故现场勘查手段进行改进。经过科技部门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具有现场测量速度快、精度高、可进行事故现场三维再现等特点的交通事故现场的立体摄影测量技术,作为取代皮尺量测的先进测量手段应运而生了。
国内外现有产品的研究与使用情况介绍交通事故现场立体摄影测量技术,起源于五十年代成熟起来的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在交通事故现场测量中使用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到八十年代应用已相当普遍。到九十年代,立体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交通事故和刑事现场测量的技术在国外已发展的相当成熟。但因其所使用的专业量测相机及后处理设备相当昂贵,一台低档的专业量测相机加上后处理设备价格在5-8万美元,而且其后处理设备笨重,不适合到事故现场进行操作,这与我国要求现场出图、当事人现场签字的要求不符,使得其引进使用不具有现实意义。公安部交通管理科研所曾于九十年代初在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研制出国产化的产品,但也因单套成本较高且不能现场出图等原因没有得到推广。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数码成像和计算机解析测图技术的发展,使得立体摄影测量装置的小型化成为可能,但如何降低系统成本,尤其是量测相机的成本,成为系统实用化的关键。中国机动车辆安全鉴定检测中心在总结前人研究开发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科技攻关,终于成功地使用普通商用数码相机实现了交通事故现场的三维立体摄影测量,并在系统实用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出了交通事故现场快速勘查系统系列产品,并在实际使用中获得了交通事故处理部门的好评。
系统介绍及应用该系列产品以交通事故现场立体快速测量技术为核心,以全数字立体测量工作站及测量管理和事故管理软件等先进技术为依托,结合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相关法规和现场图绘制的技术规范,应用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快速勘查与自动测绘。相机在拍摄瞬间,相片和地面之间存在着固有的数学关系。我们在相片平面上设定一个平面坐标系(以标尺为基准),就可以描述任何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和投影中心相对于相片的位置。另一方面,像片本身又处在一个空间坐标中,可用一些参数来确定摄影中心、像片和地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该系统具有快速、精确、公正、测量数据完整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包含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现场勘查,即交警人员接警后到达事故现场进行勘查;第二阶段是现场拍照;第三阶段是现场交通元素尺寸测量并由当事人签字对交警所测数据进行确认;第四阶段是回到交通队后一些补充材料的整理,包括现场比例图的绘制等。中国车检中心这一项目的开发最初是与河北总队合作进行的,并有北京市交管局的专家作为咨询顾问,系统开发最重要的目标有三点:一是交警到达现场后,处理现场、撤现场要快,以保证道路畅通(和"畅通工程"相结合);二是测量现场要便于取证、事后要便于举证(和"阳光作业"相结合);三是操作要尽量简化,要让一线普通干警容易掌握使用。中国车检中心在产品研制开发和生产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上原则,并在系统实际应用当中获得广大一线干警的好评。包括专用勘查车、基站型和便携型等在内的该系列产品已在全国30余个交警支、大队中获得应用。在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也在实践中和事故处理的一线干警紧密结合,不断解决在实践当中遇到的问题,使产品日益完善。
目前该产品已在国内十几个城市投入使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产品的升级和发展,功能必将进一步完善,使用更加简便,在交通事故处理领域将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