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家庭变故,1930年姜苹清辗转到了湖北汉口。因为人生地不熟,生活非常艰苦,住在汉口长江堤上的棚子里。正好这时传来了湖北公路局招考卡车司机,“当时不招女司机,我就剪了头发,化装成男人混了进去。”由于姜老太受过教育,接受知识很快,很容易就考上了,2个半月的培训就顺利结业。
刚刚学成,姜苹清就参加了湖南沅陵县到贵州的公路建设。姜苹清女扮男装,干着和其他男司机一样的活,“我记得当时开的是美国制造的雪弗莱汽车,那时候当司机可不简单呢,必须还会自己修车,自己装货物。”说起吃的苦,姜苹清说那都没法说清了,但是让她自豪的是开了一辈子车,几乎跑遍了整个中国,从来都没有出过事故。由于害怕身份暴露,直到1942年转到另一家商行工作后,她才有机会恢复女儿身并与岳阳华容的同事结了婚。
因驾驶技术好,姜苹清还被选进了解放新疆的部队,跟随王震将军去了新疆,直到1964年,姜老太才最终离开方向盘。文革期间,姜老太和老伴受到了冲击,老伴不幸去世了,她在长沙的房子和退休金都没有了,无奈之下她回到了丈夫的老家岳阳华容。“当时,我出工,替别人做衣服,生活非常艰难。”姜老太没有向人诉苦,也从来没有向人说起她的过去,她又拾起了采药手艺以此为生。
“请问要柴火吗?给我一口饭吃吧。”1945年10月,天气清冷。姜苹清在湖北出车,一个6岁的孩子穿着破烂的衣服、打着赤脚,向她讨饭吃,遭遇丧子之痛的姜苹清见此情景备感心酸。经过询问才知道,其亲母死后,父亲不要他了,姜苹清决心收养他,而这也是她收养的第一个孩子。在出车途中,姜老太经常遇到流浪孤儿,她都尽其所能一一收养。“我见不得这些没爹没娘的孩子。”姜苹清说,她先后收养了16个孤儿,他们中有流浪儿,有烈士遗孤,现在已是6世同堂。现居住在常德市桃源县观音寺乡的何英华是她收养的第6个女儿,现年69岁。说起妈妈姜苹清,年近古稀的何英华回忆起点点滴滴的往事,心中充满了对妈妈的感激和敬爱。她老家本是桃源县郑家驿乡人,其父母在她3岁时,都相继病亡,兄妹俩无依无靠,当时幸好被姜老太收留,兄妹俩从此不再流浪。如今,兄妹俩都已白发苍苍,儿孙满堂,家庭都非常幸福。这次除了在外地因读书、工作的儿孙没来祝寿外,何家其他成员全到齐了。何英华紧紧拉着姜苹清的手,不停地念叨:“没有姜妈妈,哪有我的今天?”
“只要我有吃的、有用的,我就要留给孩子们!”姜苹清说。1950年的一天黄昏,姜苹清从长沙出车到常德,看见南站码头边坐着7个流浪小孩,饥肠辘辘,善良的姜老太全部将他们收留了下来,给他们缝衣服、煮东西吃,从此她成了这7个流浪儿共同的妈。在生活艰难的年代,姜老太为养活一大群儿女,白天拼命开车,晚上给儿女们赶制衣服,最好吃的宁愿自己不吃,也要全部留给儿女。姜苹清还有个原则,对于收留的孤儿她从不更改其姓名,并且还尽力培养他们读书。如今,姜苹清收养的儿女分散到全国各地,最大的已80多岁,居住在郑州。逢年过节,儿孙们都会打电话问候。
在常德市鼎城区桥南商贸城,110岁的姜苹清是众人眼中的“活菩萨”,每天总会有不少人就长寿秘诀向她取经。
姜苹清告诉笔者,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常人并未有太多不同,而且她一直喜爱抽烟。不过,她一生很少生病,不挑食,荤素都吃,一天吃4餐,尤其是晚上10点非得吃点莲子、擂茶或者稀饭,才睡得香。她还有一个习惯,每天晚上12点睡前准备一杯烧开的水放在床头,6点起床后首先喝3口冷开水,然后下床走上一百步。姜苹清61岁的小儿子说:“母亲的一生遭遇了很多困苦,但乐观的心态让她非常坚强,虽然有110岁高龄,但大脑依然非常清晰,生日宴会买菜、买烟酒等都是她一手安排,和我相比一点也不含糊。”“老太太一生勤俭、行善积德,这恐怕是她高寿的真正秘诀,因为她有颗菩萨心。”认识姜苹清的人都乐于如此总结其长寿秘诀。
焦润珍感激地说,姜老太不仅免费给贫困人家治病,还从不保守自己的秘方。姜老太每次去石门都要在她家住几天,并带她去山上采药,“不过上世纪90年代后便没有姜老太的消息,我以为她已不在人世。直到去年听说姜老太还在,真是不敢相信,因此这次无论如何都要赶来祝寿。”焦润珍说。
姜苹清不仅擅长诊治普通疾病,还擅长诊治一些疑难杂症。多位白血病患者经她治疗后,病情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转,这也让姜苹清的名气越来越大。在姜苹清生日宴会上,前来祝寿的除了亲朋好友外,还有一大批曾受过姜苹清救助或治疗过的病友,他们说看见老太太现在整天乐呵呵,就跟看见自己健康、快乐的母亲一样,内心倍感亲切和敬爱,老太太的乐观心态也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