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原告的代理律师介绍,2004年6月,在北京工作的王江令向山东平度市法院起诉要求与其妻子离婚。在诉讼过程中,由于两个成年子女的劝说,王江令决定不再离婚,便向平度市法院申请撤诉,但被平度市法院驳回。平度市法院认为,被告在庭审中明确要求与原告离婚,并就主张的夫妻共同财产部分申请了财产保全,如允许原告撤诉,则不利于保护被告的合法权益。同年10月9日,平度市法院一审判决原、被告离婚,并就夫妻共同财产作了分割。其后,王江令向青岛市中级法院提起上诉,请求纠正平度市法院不准其撤诉的违法做法。但是,2005年3月28日,青岛市中院作出了维持原判的二审判决。
对于王江令的这一困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离婚诉讼请求,法院就应该允许其撤诉,可现在法院裁定不准其撤诉并判决离婚。由于离婚诉讼中不存在被告可以反请求与原告离婚,故不能判决准予被告与原告离婚,同样,也不能判决准予原告与被告离婚,因为此时原告已经没有离婚的诉讼请求了。因此,杨教授认为,解决这一法律问题的办法,就是首先允许原告撤诉,然后由被告另行起诉离婚。
“在离婚诉讼中,准不准原告撤诉,其实不是法院的一个简单的自由裁量问题,而是关系到离婚自由的一个法律问题和人权问题。”巫昌桢教授透过判决书该如何书写这个技术问题看到了其中的深层问题。她告诉记者,虽然《民事诉讼法》规定,在法院宣告判决前,原告申请撤诉的要征得法院的同意,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意撤诉与否是法院的绝对权力。相反,法院在行使这一权力时更多地要考虑其他实体法的规定。如本案,由于婚姻自由是我国《婚姻法》确立的基本原则,离婚还是不离婚,公民个人感受最深,这不仅是他的私人权利,也是他的基本人权,法院应该给予尊重。在原告首先提出离婚诉讼,而后基于维持夫妻感情、有利于子女成长或者其他因素提出撤诉的情况下,只要诉争的婚姻不属于无效婚姻,法院应该准许撤诉。这也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有关司法解释明确规定的。
在研究民事诉讼法多年的肖建华教授看来,这似乎不应该成为一个还需要去争论的法律问题。因为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撤诉无疑是原告在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只要这种权利的行使不影响到公共利益,法院就没有理由不同意原告撤诉。而本案的情况仅局限于夫妻之间,根本不涉及到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应该准予撤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