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小麦出苗后,麦蚜从夏季寄主上迁入麦田,随即有一个短暂的繁殖过程,但由于气温下降,蚜量上升缓慢,形成一个较低的峰后越冬,在背风向阳的麦田麦叶上可继续存活。
春季,小麦返青后开始活动、繁殖,在气温<15℃时虫口上升缓慢,当气温>16℃的小麦抽穗期,虫口急剧上升,灌浆乳熟期达高峰。小麦黄熟,气温>22℃时,天敌量大增,虫口下降,出现有翅蚜,迁往附近禾本科作物或杂草上为害并越夏。二叉蚜和长管蚜的越夏寄主常为糜子、高粱及自生麦苗,禾缢管蚜主为黍子、自生麦苗,夏秋之际则主要为玉米。
麦长管蚜在小麦起身拔节至乳熟初期(特别是抽穗至灌浆前期)种群数量最大(4月初自南方迁来),占田间总蚜量95%以上,随植株生长向上部叶片扩散为害,最喜在嫩穗上吸食,故称“穗蚜”。麦二叉蚜主要在苗期至灌浆初盛期的下部叶片背面为害。
扬花前,禾谷缢管蚜少,多隐藏在下部叶背、茎或叶鞘为害,扬花后至乳熟后期数量猛增;小麦生育后期麦无网长管蚜数量增大,主要为害麦株上部的茎、叶鞘和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