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劳动、实践、生产等相关概念的区别,理解并内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价值观。
理解劳动教育的定性与定位;新中国劳动教育的演进过程及成功经验。
(1)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的含义及基本内涵
(3)如何树立劳动精神、锤炼工匠精神、传承劳模精神
能熟悉校内实训的性质任务、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能明确顶岗实习的性质、任务和纪律要求。
能理性理解教学活动中的劳动教育,悦纳并配合教学活动中的劳动教育。
(3)顶岗实习要求(含《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
了解日常生活劳动的方法、原则,掌握日常生活劳动技巧。
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掌握兼职、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劳动形态的特点及要求。
能结合学科和专业特点,结合产业新业态与劳动新形态,顺利开展兼职、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服务性劳动。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2)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设置、岗位申请流程及权益保护
了解劳动风险、劳动安全的含义,熟悉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律法规。
具备一定的劳动法规及劳动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合法的劳动权益。
懂得保护自身安全,树立防范劳动风险和强化劳动安全的意识。
(4)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区分
掌握创新的内涵、原则、过程和方法,理解创新能力及构成;熟知大学生创业的基本模式。
培养正确的择业观,提升创业意识,培育学生主动求知、探索、实践的意识,成就职业理想。
(3)创业与创业能力的内涵、选择创业方向的法则、认知创业机会
掌握劳育实践各岗位安全操作规范;明确劳动职责和纪律要求;掌握劳育课成绩评定的方法;掌握实践总结汇报(体会)的撰写要求。
能规范使用劳动工具;依据各岗位职责和纪律要求,完成各项劳动任务;能对劳育课成绩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撰写实践总结汇报(体会)。
树立安全至上的工作理念;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3)劳动技能与劳动素养教育(门岗执勤、校园纠察、营区自建<卫生维护、五小工职院服务等>、校园环境维护<道路清扫、教学楼保洁、飞机表面清洁、飞机坪清扫>、飞机维修中心维护<6S管理、工具清洁、飞机插头或导管打保险、飞机关节部位注油等>等)
(5)岗位劳动中的“高光时刻(劳动课优秀学员评选)
合计(理论:线上48学时、线下16学时+实践:96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