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马特我爱你》是第一部探讨年轻的农民工为什么开始通过古怪的亚文化、古怪的时尚、化妆和发型来表达自我的纪录片。该片本身所包含的由青年亚文化新人类族群所构成的新型“城乡关系困情”——社会底层青年农民工的生存代价与权利困境反映。
在《杀马特我爱你》中,观众看到的不只是杀马特少年、青年们,还有城市化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导演李一凡一直关注城乡关系的变化,他拍的不是杀马特史,而是杀马特讲述自己的个人史、精神史,是90后农民工历史的一部分。
单非家庭女孩佩佩,她的城市既是香港、也是深圳,一边有身份,一边有生活。她努力在香港和深圳之间寻找归属 。白天,佩佩是在香港校园上学的16岁鲜脆少女,和闺蜜Jo在校园一同纵享青春期的独特欢快闺蜜情感,她们还约定一起去日本看雪。然而,随着一天时间推移,步入黑夜,佩佩则切换全新身份——边缘少女(深港水客),游走在香港、深圳两地街头冒险带货,水客团伙、水客市场、海关以及交接货流程成为了她夜晚生活的日常。就这样,“水客”成为了她的另一个身份,一段颇有“冒险”感的青春故事就此开始。
《过春天》以深港两地割不断的双城生活和文化交融为背景,展现了一个少女在都市夹缝中生存的无奈与尴尬。单亲家庭里子女对于父母的疏远,异地上学的孩子对于乡土的迷茫,这是两个看似身份特殊,实际上在国内广泛存在的人群,他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挣扎被表达了出来。
社会同一性,即与团体理想一致的内在保持感和团体的归属感。 广义的社会同一性包含个体水平的同一性和集体水平的同一性。 个体水平的同一性是作为某一种人的自我认同,是用概括的社会类别描述“我是谁”,集体水平的同一性是作为整体的群体自我认同, 是用概括的社会类别与 描述“我们是谁”。在这里主要研究集体水平的同一性。[1]李婉婷.(2018). 实际上,个人同一性、角色同一性、社会同一性都是对自我的反 映, 但个人同一性反映的自我是由个人独特的特质定义的; 角色同一性反映的自我是由特定的社会角色定义的;社会同一性反映的是自我对社会群体或类别的认同,是调节自我和广阔的群体类别的社会关系的建构,可见三者的不同在于赋予自我的水平不同。[2]安秋玲 & 王小慧.(2007). 社会心理学上的“社会同一性”概括来说就是:我们感觉自己是谁,属于哪个群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比如丈夫、妻子,又如老师、学生,再或者是北 京人、江苏人,等等。这些身份,无论用哪种标签,都可以让你 处于某一个圈子,我们也称它为——群体。 据社会心理学家 分析研究, 社会同一性的理论逻辑下的群际比较和对积极 社会认同性的追求,容易产生群际冲突,同时会衍生相应的 社会认同。
具体说来,社会同一性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体现个体与某一社会身份建立心理联系的历程和后果。 人们以某种社会身份进入社会生活,获得社会的归属感和价值感。[3]刘惠军 & 李亚莉.(2008).这一身份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属于一个集体。
Tajfel 等人运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的实验发现,仅仅把人们划分为两个群体就足以引起群际歧视和竞争。在“最低限度群体”范式中,内群体成员与外群体成员之间的惟一区别是他们属于不同的群体,而这种群体又是依据某种微小的特性划分的。
无论是杀马特这个群体还是佩佩个人,故事中的他们都表达出了强烈的对归属感的追求。杀马特是年轻的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群体建造出的一种自我保护壳。他们通过夸张的发型和服饰把自己归属于杀马特这个群体,从而从这个群体中获得归属感与身份认同感。主流文化则因其不属于这个群体,且难以理解作为杀马特这个少数人群体的怪异行为,对这个亚文化群体有着深深的排斥与误解。最终的结果是主流文化以多数人群体成功排斥杀马特这个少数群体,最终杀马特因为不堪社会舆论的压力而消失瓦解。杀马特的兴起是由于边缘城市群体——农村进厂打工青年渴望寻求属于自己群体的归属感,从而从中获得社会认同感与自我尊严,其衰落确实由于更大多数的外群体的不接受不理解而瓦解了他们作为杀马特而获得的社会认同感。
佩佩同样是单非家庭子女与港深迁移这个群体的缩影。在她身上同样能看到很强的融入香港学生群体的努力,尤其是以好友Jo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的子女。她为了能和闺密一起去日本看雪,寻找在友情与群体中的归属感,她努力赚钱买机票。同样,在“过春天”的团体中,她也获得了一种新的身份“海客”的归属感与社会同一性。只是在法律边缘冒险获得的社会认同终究是难以维系,最终也以警察的抓捕结束了她作为海客的身份。
两个作品都展现了青春期的少年少女难以融入身边的主流文化,主流群体的迷惘和挣扎。他们极力打造出共同的群体特征,让自己成为看起来与群体一致的人,从而从这个少数群体中获得社会同一性。但少数群体又被多数群体即主流文化的社会同一性所倾轧、排斥,少数群体以瓦解告终。这个过程实际也展现了他们成长的阵痛,揭示出社会转型过程期中的阵痛。
[1]李婉婷.(2018).社会同一性理论视域下中国人的“集体自尊”探析——基于“十九大”背景下的中国发展视野. 文教资料(02),74-75+149.
[2]安秋玲 & 王小慧.(2007).社会同一性理论述评. 石家庄学院学报(03),63-67.
[3]刘惠军 & 李亚莉.(2008).集体自尊研究进展述评.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组委会.(eds.)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pp.44).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