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创优扶强壮大加工产业。择优扶强,通过招商引资和培育本土企业,在县内重点支持发展1-2家产品竞争力强、具有较大规模、辐射带动力强的毛竹产品加工企业,支持产业延链、补链带动作用强的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聚集度。通过培育壮大加工产业,带动毛竹市场,从而提高竹农生产积极性,提升竹林经营水平。充分利用我县早元竹笋产供销一体化优势,加大对早元竹专业合作社扶持引导,结合枯死松木清理实施退化林修复,鼓励引导适宜地区大力发展早元竹,通过合作社+基地模式,迅速扩大早元竹笋产业规模。支持早元竹笋品牌创建和营销,加大对品牌创建、 "三品一标"和国家专利认证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将早元竹笋培育成我县竹产业发展特色名片。
2、创新机制推广规模经营。积极引导竹农以承包经营竹林资产或货币出资入股的方式,组建按股份分红的股份制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竹林经营向规模集约高效发展。积极探索林地托管式股份合作,对常年在外务工以及山场资源分散不便经营等情况,由合作社托管经营,按比例分配收益,解决基础设施无人修建、竹林经营水平不高、分散经营成本较高等难题。
3、科技引领加快转型发展。以我县与科大讯飞捐赠合作为契机,依托安农大等高校院所,坚持走科技兴竹之路,打造蔡村镇毛竹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园区。着力加强与科大讯飞和安农大的合作,充分利用科技人才力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围绕毛竹生态保护和毛竹深加工产业、废品利用、竹下茶产业等内容,积极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快竹产业由单一的竹制品加工利用向竹材综合利用、林下经济整合发展的转型升级步伐。
4、加大扶持增强发展活力。一是出台激励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竹产业发展。目前,我县正在制定《**县加快林下经济发展意见》,将早元竹列入全县林下经济发展重要区域板块, 通过政策资金扶持鼓励,培育做强早元竹产业。二是强化服务保障,积极做好银企对接工作,发挥林权收储担保平台优势,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竹林抵押贷款,解决竹产业融资难题。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通过项目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1、建议建立全市竹产业发展统筹协调机构。协调机构根据全市竹产业发展情况,指导全市进一步优化竹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2、建议简化竹加工和林区道路建设用地审批程序。出台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使用林地审批指导意见,明确竹产品加工、道路建设等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使用林地标准。
3、建议加大对竹产业发展资金支持。出台对竹产品企业基建、研发、创标等投入的奖补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创建品牌,提升全市竹产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