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尝闻庐岳顶,半入楚江湄。
5.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出处: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 庐山风景秀丽,美不胜收,但是最出名的是那变幻莫测,形态各异的庐山云雾。踏上云阶,可看见远外那座山上围绕着淡淡的薄雾,犹如少女肩上的披纱,又如一条白色的绸缎。
8.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时。是夕吟因话,他年必去随。
9. 这一次到庐山已是黄昏,及至看到山间的那一幢幢别墅,心里不由得释然:庐山,我又来了。仿佛是与一位老友的重逢。前一次去庐山,是在白昼,留下的印象是明媚和绚丽。晚间的庐山则别有一份沉静和安逸,流淌在其中的是舒缓的小夜曲。等不到吃晚饭,我便贪婪地要把山上的美景尽收眼底,踏着街道上散落的梧桐叶,兴奋得像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孩童。
10. 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馀阴铺楚甸,一柱表吴门。
11. 庐山云雾变幻莫测,时而铺天盖地而来成为缥缈迷茫的世界,时而临风飞去,眼前又变成挺秀明媚的天地,真像个"洁白的幽灵"与人嬉戏,令人感到神秘。
12. 旧识庐山道,长怀鹦鹉洲。赵蕃《施过之见过二首·君来能破闷》
14.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着不知几千万年了,从来有惊醒它们的梦,从来没有人敢深入它们的心脏,就是那最爱冒险的猎人,也只到它们的脚下,追逐那些从山上跑下来的山羊野猪和飞鸟,从不攀登它的峰顶。
15.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白居易《庐山桂》
16.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
18. 高人往来庐山远,隐士往来张长公。——李颀《送刘四赴夏县》
19. 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
20. 索落庐山夜,风雪宿东林。白居易《宿东林寺》
22.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李白《望庐山瀑布水二首》
24. 控压浔阳景,崔嵬古及今。势雄超地表,翠盛接天心。
25. 庐山曾结社,桂水远扬舲。刘禹锡《赠别约师》
26. 靖节门遥对,庾公楼俯临。参差含积雪,隐映见归禽。
28. 去年上巳洛桥边,今年寒食庐山曲。——宋之问《寒食江州满塘驿》
30. 五老峰巅望,天涯在目前。湘潭浮夜雨,巴蜀暝寒烟。
31. 劲风湮细雨,峭壁晓岚生;瀑布悬云际,清泉堕碧汀;蜿蜒松顶道,峻险石盘城;坐爱庐山秀,崖岩也有情。
32. )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出处:李白《别东林寺僧》
33. 庐山诗朱元璋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高峰水自流。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路遥西北三千界,势压东南百万州。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
34. 接着,太阳剩下一点了,还发出最后一道耀眼的光芒,把整个天空染得红彤彤的。
35. 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
36.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37.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处:苏轼《题西林壁》
38. 冬有灵汤溢,夏无炎暑侵。他年如遂隐,五老是知音。
40. 楚客自相送,沾裳春水边。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
42. 远公遁迹庐山岑,开士幽居祇树林。——李颀《题璿公山池》
43. 庐山逢若士,思欲化黄金。——储光羲《升天行贻卢六健》
44. 西山数不尽的诸峰,如笑如眠,带着紫苍的暮色,静躺在绿阴起伏的春野西边;你若叫它一声,好像是这些远山,都能慢慢走上你身边的样子。
45. 反倒是年代更久的庐山会议旧址古朴依旧,美庐别墅风情依旧,*故居也是踏实依旧,恩来故居则是雅致依旧,老别墅们庄重依旧,大气依旧,流韵依旧,精美依旧。庐山是古老的,因为她的历史,庐山又是年轻的,因为她的魅力有增无减。
46.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47.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48. 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李白《望庐山五老峰》
49. 若看山下云深处,直是人间路不通。——杜荀鹤《题庐岳刘处士草堂》
50. 眼前的一切都只露出灰蒙蒙的轮廓,云雾还在一层一层的和聚上,越积越厚,汇成了一片云海,庐山成了茫茫雾海中的一座浮岛,云雾忽聚忽散,时而像奔腾的骏马,时而像放牧的羊群,时而如腾飞的蛟龙。
51.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52.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一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3. 非岳不言岳,此山通岳言。高人居乱世,几处满前轩。秀作神仙宅,灵为风雨根。
54. 美景一时观不尽,天缘有份再来游。朱元璋《庐山诗》
56.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57. 在山角仰望那山峰,感觉一切都是梦幻般的神奇,羡慕能工巧匠是如何雕琢的像模像样的一篇篇传说中的佳话。简直是天工巧夺的璇旎。让我们无法追忆当时的沧桑巨变,才有了今天的峰峦叠峰的延绵。蜿蜒曲折的盘旋在大地根部,慢慢旋绕而上,像一条巨龙任人们踩着他的肌肤一步步攀沿。
58.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出自唐代: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59. 岳立镇南楚,雄名天下闻。五峰高阂日,九叠翠连云。
61. 这一天,妈妈带我去庐山瀑布游玩,见识一下庐山瀑布的宏伟壮观。
62.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
63. 晚来风信好,并发上江船。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
64. 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
65. 攀千仞削壁,临万丈深渊。过崎岖盘道,登巍峨峰巅。天高地险,流水潺潺瀑飞悬;穿云破雾,清风拂拂衣衫翩!
66. 早上起来,我们领略的第一个庐山风景却不是如琴湖,而是庐山的"雾"。事实上,雾是庐山最常见最有特色的风景。导游告诉我们,庐山天中"天阴来天雾,只有两天是晴天"。我们这次游庐山,雾伴随了我们一整天。早上走出宾馆,外面雨淅淅的,但导游告诉我们,这不是雨,而是雾太大而下的雾雨。我们沿着如琴湖走向老君洞景点,如琴湖朦朦胧胧。我们在险峻的老君洞山间行进,山壁的另一边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们只能凭山壁的险峻和小路的局促,才能感知那白茫茫的地方就是万丈深渊。我们到著名的景点含鄱口,看到下面依然是浓密的白茫茫,我们知道,这片白茫茫的下面,就是著名的鄱阳湖。这一次,我是真的理解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的真正含义了。
67.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蹔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68. 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69. 石龙有口口无根,龙口汤泉自吐吞,若信众生本无垢,此泉何处觅寒温。
70.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71. 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尝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精舍近,日暮空闻钟。
72. 车行在蜿蜒的山路上,愈往上行,便越能体会苏轼所言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时的庐山宛如一位风情女郎,调皮地引诱你直向纵深,又以一种变幻莫测的姿态挑逗得你直想一探究竟:一忽儿天高云淡,所有的景致特别清朗,山中的山,甚或山顶的云,皆清晰可见;一忽儿一阵云雾袭来,远处*处的景致皆隐于云雾中,前行的路也一片迷蒙;云开雾散之后,云雾或沉于谷底,或凝于山顶,或坠于山腰,你所见的,除了特别蔚蓝澄澈的天,姿态各异的山外,便是满目葱翠,那翠非你寻常所见,而是凝重得似能顺着叶脉滴下来。吐纳之间,心肺鼓涨得满满的,有一种畅快的酸疼,自觉胸襟也开阔了不少。
73. 炉峰松淅沥,湓浦柳参差。日色连湖白,钟声拂浪迟。
75. 花映新林岸,云开瀑布泉。——张继《江上送客游庐山》
76.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白居易《庐山桂》
77. "三间茅舍向山开,一带山泉绕舍回。山色泉声莫惆怅,三年官满却归来。"出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78.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79. 庐山云雾,玩开了新的花样——缥Zuo中幻化出千奇百怪的形状:有的像朵朵琼花Zhan苞怒放,有的似道道瀑布凌空高悬,有的如Lv缕炊烟袅娜飘忽……
80. 经过几个小时的长途,我们来到了庐山大瀑布。一下车,映入眼帘的就是庐山大瀑布。它像一条布带从高达百米的山崖上落下;又好似青山爷爷的胡须,又长又白;还像女孩儿的马尾辫,直直地垂下来。瀑布从高山泻下来,激起一片水雾,朦朦胧胧之间,隐约看见青山与绿苔夹杂着洁白的瀑布,耳边是那清脆的水流声,"哗啦啦""哗啦啦",好像是水精灵在唱歌,我仿佛来到了仙境。
83. 惊心动魄,喷雪鸣雷双耳愦;恸地憾天,波翻浪涌乾坤旋!断桥飞度,风声鹤唳肝胆裂;逶迤而上,缥缈一身似神仙!
84. 石楼霞耀壁,猿树鹤分枝。细径萦岩末,高窗见海涯。
85. 苍龙昂首朝天啸,倚壁虬螭斗厉饕;尾扫石狮云水怒,爪擒方印雨风啕。
86. 蜀道峨眉远,庐山瀑布悬。王恭《送衲子游方》
87. 白话文释义: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88. 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89. 瀑布瀑布千丈直,雷奔入海不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90. )庐山两道士,各在一峰居。——出处:韦应物《寄黄、刘二尊师》
91. 佛手灵崖作道场,仙人洞里祭纯阳;华胥梦里十年相,簪笏门中百味伤;漫步蓬莱羡美境,常游庐岭爱风光;千年苦守不离去,只为清醇一滴香。
92. 天应不许人全见,长把云藏一半来。孙鲂《湖上望庐山》
94.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Yun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Jiu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