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点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一般一篇议论文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可以有若干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有力的证明和补充。
下面从论据的选择和论据的使用两方面具体来谈议论文的主体段如何举例和议论。
论据的作用是为了支撑和论证论点,如能选出恰当的论据来就能更有力、有效、有质地证明论点。选择论据的基本标准有四个:准、真、精、新。
准,是指论据能紧扣论点,完全支撑论点,与论点高度统一,而不是貌合神离,似是而非。如为“勤能补拙”这个论点选论据:
梅兰芳小时候口吃,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他坚持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位闻名中外的艺术大师。
这个论据就很准确。梅兰芳的确是“拙”——口吃,但经过“勤”——每天早上含沙练唱,最终“补拙”——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为一代大师。
真实可靠,是指论据不能胡编乱造,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和事实有出入。叙述事实要注意人物、事件、地点、时间的准确性,引用别人的话要注意没有半点出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爱国诗人屈原的誓言,屈原以他的爱国行动实践了他的誓言,临死时还高喊着“还我河山”的口号。古人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今人的爱国精神更令人敬仰,如伟人毛泽东少年读书时就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个论据把顾炎武的话及岳飞的名言说成是屈原的,把周恩来的话放在了毛泽东身上,张冠李戴,破绽百出,论据严重失实,背离了真实可靠的原则。
首先要选取那些最有代表性、最有说服力、最能有力揭示事物本质的材料来做论据,比如同样为证明爱国,但证明的侧重点不一样,那么选用的典型事例就会不一样:
侧重于渴望收复被侵略者掠夺的国土:爱国诗人陆游,生活在宋王朝遭受外族肢解的时代,他渴望祖国统一,直到临终,还念念不忘复兴中原。他在《示儿》诗中云:“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突出地反映了这种爱国思想。
侧重于不怕牺牲、誓死捍卫祖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名句。文天祥被俘后,已降元军的张弘范,一再逼迫他写信招降抗元将领张世杰,文天祥便毅然写了这首诗作了回答,表现了坚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侧重于将个人的前途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鲁迅先生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年轻时东渡日本寻找救国的真理,“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中的两句诗,表达了誓为中国人民献身的革命精神。
选用论据如还能兼顾到材料的多样性如不同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的话,那么就更能以一当十,发挥典型性。
譬如安徽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弯道超越》,为了证明“唯有超越人生的弯道才能走向成功”这个观点,作者选取了若干事例:禾苗必须要经过风霜雨雪的“弯道”、夏蝉必须要经过痛苦挣扎的“弯道”才可茁壮成长,毛泽东反围剿时从走“弓背路”中寻到了生机,苏东坡超越黄州弯道写出了华章,骆家辉家族经过百年的奋斗史终于走进华盛顿州长官邸……这些事例不仅精当富有代表性,而且涉及广泛,从古今中外,自然、人类,军事、文学、政治等角度全面深入地论证了论点,可谓十分典型。
二是论据虽然是旧的,可角度却是全新的,即人有我新;
韩寒在《三重门》中写道:“几个例子,莫不过居里夫人、瓦特、爱迪生、张海迪……勤奋学习加上爱因斯坦,不怕失败的是爱迪生,淡泊名利的是居里夫人,废寝忘食的是牛顿,助人为乐的是雷锋,兢兢业业的是许虎,不畏死亡的是刘胡兰,身残志坚的是张海迪,鞠躬尽瘁的是周恩来,就是这些死定的例子,光荣地造就了上海乃至全国这么多考试和比赛里的作文高手。”这就说明,论据不新鲜的文章,没有什么价值,不会使人喜欢。
俗话说得好:“宁咬鲜桃一囗,不吃烂杏半筐。”写议论文也是这样,论据新鲜,能增强文章的辩驳力和感染力。在议论文写作中,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在论据的运用中,我们要力求用的都是金子是银子,而不是石子。所以,论据要新鲜。
如“老马识途”这个材料一般是用来说明经验的重要性,但换个角度思考,也可用来证明做事的循规蹈矩,没有创新。
屈原的材料一般被用来证明爱国精神,湖北一高考满分作文却用它来证明举手投足之间所反映出的人的素养,说他常佩香草鲜花,足见一种内美修能。
如果说论据的选用是一门淘和漉的艺术,需要千挑万选,那么论据的使用是一门裁和缝的艺术,裁缝得当,议论生辉;裁缝失当,议论失色。因此,要高度重视。
契诃夫说:“要知道,在大理石上刻出人脸来,无非是把这块石头上不是脸的地方都剔掉罢了。”
示例:2020年18日傍晚5点多,在开往武汉的高铁上,一位仰倒在座位上、闭目凝思的老人,让所有人看了都直呼心疼:这个勇敢逆行者就是年已8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他是在
解析:17年前,在“非典”肆虐的关口,是他说出“把重症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在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当下,又是他建议公众“不要去武汉”,自己却第一时间坐上赴武汉的高铁,奔向防疫第一线,夜以继日地调查研究,抚慰民心。(71字)这位勇敢的逆行者就是钟南山。是他,铁肩担道义,耄耋又出征,弃个人安危于不顾,将人民疾苦记心间;是他,用一种舍我其谁的大义大勇,一发将“担当”二字写得顶天立地!
结论:概括与“担当”有关的主要事迹,至于一些具体细节或其它无关的事情就删掉。然后再用议论将事迹中的“担当”分析强化。
示例:国有招,我必回,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爱国力量(论点句)。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打响疫情防控的阻击战以来,我们无数90、00后青年响应国家召唤,纷纷奔赴战场(阐释句)。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卫生医院医生23岁甘如意,四天三晚骑车、搭车辗转三百多公里,为了到达前线,她拼命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医生29岁吴小燕,刚踏上回乡火车,听到号召,立刻下车回武汉。(事例句,占比三分之一)这就是我们新时代青年在国家需求之时的勇敢与果断,为了人民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利益,我年轻,我要上。(分析句)青年爱祖国,祖国必强大(结论句)。
①一个详例(正/反)(鲜为人知的事例详写,众所周知的略写):君岂知修心才是正道耶? 网络上的“名人”刘梓晨被人讽称为“蛇精男”,因其整形后小而尖的似锥子的下巴,大的似牛眸的双眼,缩小而隆高后的鼻子组合成了怪异的脸庞酷似童话里的蛇精而得名,尽管每天他都被众多网友嘲讽,可他依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整容书。”依旧在其扭曲的审美观作祟下向整形的道路上“狂奔。”(叙例)他不知道提高自身的素养和品味才会获得大家的尊重,只一味以其怪异的脸而沉浸在美丽的幻想中无法自拔,岂不可悲哉?(围绕分论点议例)
②几个略例(全正/全反/有正有反):既传承,也发展,才能让文化在发展中得以继承。戏曲与流行乐元素结合,展现古今碰撞的新火花;汉服运动与如今流行古风诗歌结合,使中国人开始了解被忽视的服饰文化;民间老艺人和时尚摇滚女歌手合作,华阴老腔与摇滚乐融合,创新地去传承文化是那么美!创新不是一味地求新,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创造新颖。
③正例+反例(详/略):创业永远都在路上。曾经给人们带来美好记忆的“百年柯达”,成了人们永久缅怀的名次;曾经占据手机市场“半壁江山”的诺基亚,仿佛在一瞬间走向陨落。(简单列举两个反例)这两个商业“王国”的衰落,或不思变革,或固步自封。它们不能紧跟日新月异的数码智能技术的发展步伐,最终远远地被甩落在时代的背后。(用“揭示实质法”揭示它们衰落的原因是不紧跟时代创新)而苹果虽然失去了乔布斯,但他的不断超越的卓著理念依然在激励着“苹果人”不断奋然前进。(列举一个正例,与前两个反例形成对比)可知,创业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④点例+泛例:规范市场,需要创新人士的勇气。果壳网首席执行官嵇晓华曾说:“这个时代,敢于创新需要我们的勇气,而创新之后一定程度上的专利解密,更需要我们的勇气。”盗版肆虐,创新产品摇摇欲坠于这混乱的市场。此时,是只顾金钱利益还是顾市场大局?(泛例“盗版肆虐”)创新人士应像小羽一样,也应像谭木匠的创始人谭传华一样,适度公开工艺流程,维护市场秩序,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环境。
①排比组合:即将一系列材料铺排叠加,以增强论说的气势。
当古人在昏暗的灯下奋笔疾书“索物于暗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诚”的时候,
当一箱箱假烟假酒、盗版光盘在熊熊烈火中化为灰烬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个古老却又鲜活的词语在历史的词典里永生——“诚信”。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从中央的系列重要指示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从各地方各部门的快速跟进到专家医生的全身心投入,从城市之间的守望相助到民众之间的相互鼓励,从企业的物资捐助到个人的关心帮助,还有按满了红手印的“请战书”、抗击疫情的党员医生“突击队”、帮助搬运物资的“志愿者”、瞒着家属冲在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在疫情面前,无数“逆行者”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组成了一道铁壁铜墙,将病毒挡在身前,守卫着身后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
这段时间,我们看多了诸如“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带病回村,不孝子孙”这类硬核标语,出现一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软性诗句,难免不让人心旌摇荡。这并不是说“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就一定比“武汉加油”高级,后者的简洁明快、易背好懂,可以在短时间起到凝聚人心的效果。只是一句唐诗,让不少人在铺天盖地的所谓“硬核”的口号中,看到了一种文明感。这种文明感,在乎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
示例1:挚爱的丈夫不幸死去,这无异于晴天霹雳在李易安的头上炸响。从此再没有福气比翼双飞共修《金石录》,新婚时娇问丈夫画眉深浅的幸福时刻也一去不复返。面对这样的变故,李清照没有化作明日黄花在西风中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勇敢地跨过了这道坎,在飘零的南宋活出了一个顽强美丽的易安居士。
示例2:《老人与海》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描写人的灵魂的尊严”,的确如此。老人在面对一条条鲨鱼侵袭大马林鱼时,他不仅没有退缩,没有垂头丧气,反而一次次迎难而上:鱼叉丢了用刀子,刀子折了用短棍,短棍丢了用舵把,无论如何,就是不输志气,不输灵魂的尊严!
示例1:有一位数学家致力于推算圆周率,他花费了数十年把圆周率推算到小数点以后的几千位。当他把耗费了自己无数心血的成果公布时,却被告知他在小数点后百位时便出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大部分的工作都只是徒劳。这位数学家“入”得不可谓不深,可换来的却不是鲜花和掌声。如果他能够在适当时候跳出计算,以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的结果,那么他的结果恐怕也不会是一场空了吧。
示例2:“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面对网络谣言,我们决不能坐以待毙,等待着谣言“不攻自破”和“谣言止于智者”。毕竟,我国有8.6亿网民,面对网络的纷杂世界,网民有时无法辨认真假,如果不及时正确对待网络谣言现状,久而久之人们对网络的失望,就会从线上转为线下,甚者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假设分析法)网络要言论自由,但不要造谣自由,(正反分析法)自由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责任。
示例1:自信是使平凡蜕变成伟大的金钥匙。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汽车推销员乔.吉拉德至今保持着一天卖出6辆汽车的惊人记录。当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他仰起充满自信笑容的脸:“因为我相信,我是最棒的!”正是因为吉拉德心中自信的火把一直熊熊燃烧,于是他大把地向世人抛出名片,推销自己,倾听他人,馈赠微笑。最终自信这双隐形的翅膀承载他的梦想,伴他飞向了成功的金字塔顶。
示例2:盲目自信,会让我们一叶障目,陷入固执的泥潭中。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镇守街亭,他把20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马谡也被依军法身首异处。街亭失守,是因为马谡不懂兵法吗?不,他自幼熟读兵法,曾献计于诸葛亮,使其七擒孟获,平定南方边境;又离间曹睿与司马懿,使司马懿被罢官归田。马谡的失败,是因为他狂妄自大,固执己见,不能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在决策、办事时不能盲目自信,要择善而从,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示例1: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将若干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边缘上,首尾相接,围成了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六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毛毛虫们还在不停地坚韧地围着花盆转。一连走了七天七夜。毛毛虫们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死去。其实,只要一只毛毛虫稍微与众不同,偏离这个圆圈,就会发现花盆周围的松针,而避免死亡的命运。毛毛虫在七天七夜后饿死,是因为它们循规蹈矩,没有一只走出与众不同的第一步。可见,只会机械化做事,缺乏创新精神是不行的。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许多厂家生产的产品质量很高,却卖不出去,是因为他们的产品没有新意;我国的许多学生在校成绩一流,却不能在工作中取得佳绩,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中缺少“创新”二字,许多服装质地很棒,却不受他人欢迎,也是因为缺乏创新精神,款式不新颖。因此,谁会创新,谁就抢占了制高点,并立于不败之地。
示例2:每个人其实都背负着一个沉重的十字架在缓慢而艰难地前行。只是行到半路,有人会嫌十字架太沉重了,就会把十字架砍掉一截再走,走一段路又砍掉一截,如此不断跟自己减负。当前路出现一个大大的沟壑时,别人就用自己背负的十字架搭在沟上,做成桥,从容不迫地跨了过去;而砍掉十字架的人,就只能望洋兴叹了。疫情期间的网课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舒适而又缺少监管的环境下,有的学生就将自己划进“网课学困生”的行列,削掉“认真”“坚持”“奋进”的负担,扛起“怠惰”“放松”“欢愉”的轻松,逐渐地,村支部蹭网的郭翠珠们、崖壁边上找信号的杨秀花们、方舱医院苦学的黄玉婷们就靠近了他们人生的理想,而这些“网课学困生”们却跌入了平庸的日常。强大的自律是人生的十字架,也是人生的金字塔。
示例3:英国数学家多番维尔倾注了30多年的精力,把圆周率值推算到小数点后800多位。可是后人发现,他在第300多位时就出了错误,也就是说,他后面二十几年的努力都是白费。科学是容不得半点马虎的,多番维尔如果能在推算过程中经常客观地审查自己的步骤和数据,就可能不会留下这个遗憾了。科学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常常听人后悔自己做得不好,什么不该做;事后再多的悔恨也于事无补,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对“出”的意义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⑤揭示实质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回扣深化论点。
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10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稀连续试验914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坤凡纳明。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就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