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高温散,八月迎风秋凉盼。不知不觉中,一年将入秋。
尤其经历过这一年不断令人忧烦的疫情反复,又有天灾水患的侵扰,让人们对于八月寄托了更美好希冀和希望。
多希望天地江山一片祥和,人们可以四处走走,荡涤沉郁许久的心情。
无论多么艰难,还是满怀期待那个累累硕硕的秋天,如期而至。
八月,向来都是极美的,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没有酷夏的热,没有寒冬的冷,有的只是天高云阔,秋高气爽。
八月是李白《长干行》诗中所写的一样:"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八月是孟浩然笔下洞庭湖的波光浩荡:"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而我更喜欢崔季卿诗中的一句诗:"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
此时的我,身居江南, 就更理解宋高宗所说的:"海神来过隐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清似连山喷雪山"。
又到八月,将近中秋,又是一年思乡日,又是一年盼归时。
八月,是想家的月份。秋风渐起,思念情长。正如张藉诗中所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当渐次明亮的一轮清辉,光照四海时,也照亮的归家之路,便又在召唤思乡的游子。
尤其在这样的一个特别的年份里,因疫情阻隔了许多人的归乡之路。
望月怀远,思乡情浓,泪眼满裳,不免感慨:"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家?"。
八月,宜读书,适品茗,自有一番"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难得。
北方雨水渐弱,天高云阔;南方业已出梅,高温渐弱。减一丝热度,增一份清凉。
头脑变得清醒了许多,不再昏昏沉沉,不再提笔丢神,不再翻书失魂,正是读书的好时节。
正如宋太宗的诗中所说:"雨多七八月,遍地生秋草。寂静半斜闲,看书心更好。"
打开许久未曾读过的书吧!让读书抚平那曾慌乱的心情,让读书慰藉那错过的时光。
八月日,多秋思,但它不再是古人伤怀悲秋的那种愁苦情绪。在历经磨难的日子里,更多的人选择乐观来面对生活。
他们更希望向刘禹锡一样,志向冲天,积极向上,"自古逢秋悲寂廖,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人活着就有希望在,人乐观就无所畏惧,捱过生死关,还有什么看不穿?
既然我们依然有着勃勃生机,何若趁此好时光,去拼搏,去努力,等到秋来喜迎硕果呢?
在历经漫长的疫情阻碍,让许多人对于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也平添了一份从容与淡然。
生命美好,莫要错过。困顿许久的我们,当放飞心情,一扫沉积的阴霾,去看山水,去见阳光。
金庸曾在他的小说里有一首诗,说到:"携书弹剑走黄沙,瀚海天山处处家。大漠西风飞翠羽,江南八月看桂花"。
秋天,有你想要的"满载一船秋",平铺十里湖光"的美;
秋天,有你想看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
这是浪漫与可爱的一抹秋色,正如我所喜爱的一首诗中所说:"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解与诗人意同。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