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就是我们的智能手机里——那些使用频率极高的 App 们。
大多数 App 最想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就是让大家尽可能多的花时间在 App 上啊!
大家看抖音、微信、今日头条……各种 App 们,很多设计,都是为了让你多用它们一会儿啊。
比如每次刚登陆的时候,给你发个红包,说你被砸中了;
比如过程中,利用大数据不停地给你智能推送你想看的东西;
比如你要退出的时候,它还会撒娇似的挽留你:「亲,确定不再玩一会儿了吗?」
还有,几乎所有的 App 都会时不时地弹出一个对话框,问你要不要打开「通知推送」,这样,他就掌握了提醒你「常回家看看」的主动权。
这些动作,都是在想方设法地给我们一些刺激,一些正向反馈,从而增加我们对他的习惯依赖。
了解完这两个经典的行为设计案例,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具体的上瘾模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或者说,我们都是如何被一步步套路,一步步上瘾的。
这部分,我要重点推荐一本书,就叫做《上瘾》,这本书应该说把我们平时接触到的很多套路都给揭穿了。
举几个例子,比如我们平时玩游戏,其实下载游戏都是免费的,最开始让你很容易通关,大杀四方,玩的很爽,但是玩着玩着就要让你充值了,去拿更好的装备,获得更牛的任务等等。
我最开始其实特别不理解为啥要花钱玩游戏,后来看完了这个上瘾机制我才明白,正是因为上瘾了,形成习惯了,我们花钱玩游戏其实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吃一顿大餐,买一件贵点的衣服一样,是能够获得内心满足的。
再比如,我之前写课的文档叫做石墨文档,最开始用都是免费的,而且我们的同事可以协作一起来修改一篇文章,但是,注意,当你的团队人数超过 20 人了,就必须要付费买会员了。这个时候你说,我不要花钱,我用别人家的软件,但你这么多年沉淀下来的文字、内容,已经不允许你再做迁移了。
再比如,我们平时电脑的键盘,所有的按键分布位置,都是相同的,这个键盘位置是在 1970 年发明的,为什么要这么去安排,是因为当时大家都在使用的是老式的打字机,为了防止打字的时候,会被连动杆卡住,所以才这么去设置的。但现在我们的键盘已经没有这个困扰了,所以,曾经有很多公司推出过键盘的创新产品,从理论上讲,可以让我们打字的效率更高。
但是,这些产品全部失败了,为什么?因为让我们改变打字习惯,代价太大了。
大家发现了吗,其实所谓的上瘾机制,就是想方设法让你离不开他,让你习惯使用它。那么,这背后有什么样的上瘾机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