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博主:石德玲 河南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历史组教研组长
高考临近,很多同学对教材的大块基础知识已基本掌握,但有些同学感觉很茫然。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突出历史主干知识:先搭主干知识框架,再分解到每个目录下的小知识点。如17~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史可先分解为五个方面:政治上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逐渐确立;经济上两次工业革命的进行;思想上启蒙思想的传播,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兴起等。然后再把每个方面分解,如经济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应明确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内容、影响、异同等。
注意边角知识:边角知识往往容易被忽略,如课本上的小字、图画、最下方的注释等,这些边角知识有时也是打开我们思路找出正确答案的关键。
用专题和通史两种体例对知识进行整理,使主干知识系统化。第一,纵向梳理,把零星知识连接成串。如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可分为多个阶段掌握:春秋战国、秦、汉、魏晋、隋唐、宋明、明末清初、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新时期。第二,横向整合,将知识链条结成网。如中国的近代化等,对这些主干知识应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如发生发展的原因、影响、意义、启示等。
加强中外知识的联系。要把中国历史放在整个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下,把中外历史真正融为一体。如世界的全球化历程与中国的联系,可把全球化分为五个阶段。
考生要提高审题的准确性。认真审读材料及设问要求,特别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条件,如时间、地点、人物,找准关键词。对客观题的四个选项要全部看完,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特别是在最后匆忙检查时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答题前认真寻找试题中与自己所学知识的关联点。有些试题第一眼看很陌生,但如果能把试题转换成自己学过的知识就容易多了。
合理分配时间。历史在文综的最后一科,从往年的情况看,由于时间紧张,有一部分同学往往有一道历史大题来不及做。因此,要注重限时训练,不仅要提高答案的准确性,还要提高答题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