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业到现在,香港人本管理机构刚刚好走过十年。十年间,赵杨晛从一个人,一台电话开始做起,到如今,他自己的人才管理模式才算是建了起来。
在行外人的人眼里,猎头似乎是一家略带神秘感的行业——如非在职场上有机会直接与之接触,难得去了解其业务运作和信息管理的模式。
事实上,猎头做的生意正是“人”的生意。对于企业,尤其是人员流动频繁的行业来说,对于优秀和恰当的“人”的需求几乎是永恒不变的。很多企业在员工离职之后都难免遭遇某一岗位的空档期,一个重要环节接不上,甚至会影响整体的运作。而猎头的价值就在这里体现出来。
对于企业来说,如非大规模的招聘新人,从海量的人才市场的简历中筛选出可信、合适岗位的人,致电约见,面试筛选,一方面费时费力,另一方面成效也不见得好。无论是虚职以待合适的人,还是从其他部门调人代理,对公司来说隐形的效率损失带来的成本都是不可忽视的。而猎头通过长时间在行业的信息积累,人才筛选,人才信息分类储存,自身积累丰富的信息,在企业提出需求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找到合适的人选推荐过去。
猎头在中国算是一家新兴行业,而十年前,更是一种“傻瓜”式的业务,漫天寻找简历,再一个人一个人的打电话询问约见。刚刚入行的时候,赵杨晛也是这么做的,他自己把当时这项工作称为“体力活”,主要工作靠打电话问,而公司的业务定位也是在于向用人企业介绍合用人才,从中收取佣金。
与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赵杨晛的香港人本管理机构更加专注——专做民营企业的生意,专做有着连贯性的行业人才,建立“人才地图”,把握相关行业的人才信息,而不是将精力分散到各个行业。
不过,即使有自己的特色,做人才中介业务做得久了,赵杨晛渐渐发现这一逻辑当中的不足来。“猎头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生意?”赵杨晛这么问自己。面试做得多了,见的人多了,对行业的了解透了,人才的价值也越来越成为他经营的核心理念。事实上,掌握各个行业顶尖、靠谱的人的信息,在他看来像一个巨大的金矿,“又何必仰仗单一的中介业务来赚佣金?”
体会到这一点,赵杨晛很快盘活了他的“金矿”——不仅仅局限于人才中介,而是大胆放手到投资领域。
“整个行业成熟的猎头公司不少,都是在全国各地分布多家分公司,顾问过百,大部分是名校优秀毕业生。即便这样的猎头公司,在中国一年努力只能做一亿多的营业额,已属行业顶尖。但我入股的一家物流公司,200多人,一年的营业额却有近两亿,其间为什么有这么大差距?根本原因在于猎头的真正价值没有被挖掘。”赵杨晛说。
“真正的价值”是什么?在赵杨晛看来,当前一些成熟的猎头公司所走的路并没错,但模式却旧化了,在他看来,猎头公司不一定要把候选人卖来卖去。“国内的企业都非常希望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去支持公司的发展,但他们没有能力去辨识候选人到底能不能做到他们的要求。如果此时猎头公司以一家投资公司的身份参与进去,但从长期来说,可以为企业的组织发展效力,企业也会非常欢迎。”
凭借横跨行业的的人才辨识能力,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信息的了解,合作进展快而顺利。通过这种形式,赵杨晛已成为六家公司的股东,跨物流、婴童、金融投资、保健品等多个行业。
除了投资,赵杨晛还把他对人脉的理解拓展到各个方面。挖掘到优秀的候选人,他会主动地提供投资机会。在他看来,只要人足够优秀,成功的机会就足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