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乐视发布会最常出现的概念,它复制了苹果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组合。不同在于,苹果自己不做内容,乐视有自己的视频网站。乐视以乐视网为内容基础,先后切入影视制作和乐视电视、智能电视、乐视手机,然后乐视汽车、乐视体育、乐视云等众多领域。乐视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其内容生产能力,例如体育赛事转播及IP的打造。乐视的自制剧《芈月传》、《太子妃升职记》为其带来良好的流量变现就是成功的案例。
而商业生态的核心指标是用户规模,苹果做得风生水起得益于其完善的生态平台和全球超过10亿台的IOS设备保有量,从而获取了超额的硬件溢价和持续的服务收益。对乐视来说,2015年,乐视超级电视的销量300多万台,手机销售400多万台,总付费会员数2000多万。付费用户作为生态上精准的用户,与苹果相比,只能说乐视形成的闭环是初具规模。
去年,乐视终端业务(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的营收约为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78%,是乐视第一大收入来源。智能终端产品已经成为视频网站最具战略意义的入口,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既是播放载体也是流量入口。从占据入口和流量变现的角度考虑,互联网企业纷纷落子智能终端。
乐视最大的贡献在于打开了智能电视这个市场,但其占据的彩电市场份额仍不足10%。去年,乐视智能电视销量突破300万台,今年的销售量目标为600万台。奥维数据(AVC)显示,2015年中国彩电市场零售量为4674万台,同比增长4.8%;其中,互联网电视品牌的市场份额仅为10%,仍与传统彩电企业相去甚远。但面对规模超过万亿的客厅经济市场,作为客厅重要入口的智能电视已被市场率先引爆。截止2016年1月初互联网电视的品牌已经增加到13个。乐视的用户规模在杀手级应用出现前,仍处于用户观影和支付习惯的培养阶段,客厅生态远未成型。
智能电视如此,手机亦是如此。去年,乐视超级手机销量破400万台,相比小米2015年超7000万台、华为6220万部的销量,乐视的市场份额仍然太小。而且超级手机面临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远超智能电视。IDC数据显示智能手机红利正逐渐消失,利润率大幅降低。201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4.38亿台,但增速从2014年33.6%骤降至3.4%。
在硬件投产前,乐视已经借助乐视网品牌积攒了一定的用户基础。低价硬件和乐视品牌的迁移帮助乐视度过了最为艰难的初期阶段,互联网长尾效应也助力乐视以极低成本和极快的速度定位到注重视频质量和客厅观影体验的小众客户群体,由此实现硬件销售和会员付费收入的激增。然而当小众市场的饱和达到一定程度后,无论是竞争对手的模仿加重产品的同质化,或用户规模增加而带来的差异化需求,都会极大增加乐视保持原有增长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