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加大了对网约车的监管力度,具体整治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清理非本地车牌网约车、审查司机身份、按非法营运查处私家车主网约车。
记者从广州市交通委获悉,去年以来,交通委4次约谈各网约车平台企业,其中3次要求清理非广州车牌专车。至今年1月底,平台企业披露数据显示,广州地区超过10万辆外地车牌网约车被清理。4月以来,深圳市交管部门重点查处异地牌照网约车从事载客经营业务;4月20日,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公安局等四部门联合约谈网约车企业,清理非浙A车牌。
由于有些地方出现了网约车司机侵犯乘客人身安全的事件,深圳、杭州等地将监管重点放在司机身份的审查。
3月,深圳市交通委在约谈平台企业后披露,网约车驾驶员中发现有不少吸毒及重大刑事犯罪前科人员,要求各平台在4月10日前完成对这批驾驶员的清退。
据杭州市交通运输局介绍,公安机关对运管部门查扣的约300辆私家车接入网约车平台的司机进行背景审查,发现其中9名司机有违法犯罪记录。各平台企业被要求于4月30日前将提供网约车服务的所有车辆和司机信息报给网约车专项治理工作办公室,公安机关将据此进行全面背景审查。
据平台企业统计,目前,市场上超过85%的注册车辆是私家车。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自网约车诞生以来,各地时有以非法营运为由的查处整顿。
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官方网站披露,在近期开展的非法客运重点整治中,私家车从事网约车受到查处,被查的驾驶员面临1万元至5万元的罚款。与此同时,交通执法部门加强了对平台企业的监管,滴滴再次收到10万元罚单。据介绍,上海对优步、神州等几大平台企业也将开展调查。
此外,还有地方对网约车优惠作出限制。4月12日,广州市交通委约谈网约车平台企业,要求下架优惠促销,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运营服务,造成不公平竞争。
网约车自诞生以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更以价廉、便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过,一些业内人士提出,快速发展的网约车也带来不少问题。
记者调查发现,网约车平台对招录司机和车辆把关不严,以致多次出现人与车信息不真实、预约信息和实际服务的人车不一致的情况。
“虽然快车、顺风车、优步等价格便宜,但对这些车和司机心里没底。”北京市民孙女士表示,平台应该负起责任来,做好司机身份的核查。
另一方面,为抢占市场,打车软件一直打“补贴战”。据业内披露的数字,2015年易到用车、优步和滴滴快的等平台企业在乘客补贴上“烧掉”约200亿元。这一模式一度让网约车司机收入颇高,也给消费者带来一场低价打车盛宴。
中国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红昌说,过度依赖补贴恐不可持续,司机和乘客都形成习惯,一旦补贴少了或者没有了,就会不适应。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现在网约车让消费者体验好,是因为有双向补贴,但资本始终是逐利的,这种补贴可以随时取消,到那时可能服务和价格未必比出租车好。
就在广州要求平台“下架”优惠后3天,神州专车便推出了“更大的优惠”:充100送100,每个用户最多可充1万元。平台发给用户的信息显示,活动首日充值总额就突破10亿元。而滴滴平台上过去有的打折券等优惠仍然可用。
同时做优步和滴滴的广州司机杨师傅说,哪个平台优惠多,叫车的人一下子就会猛涨,没有优惠,单子就少了。消费者选网约车,最大的吸引力还是优惠,没有了优惠不知道还能不能做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