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本体属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①工具性:
教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学生读写听说的能力,提高进行思维、交际、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②人文性:
一是指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是指引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
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的情操,培养健全人格。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在:
语文课程从来都植根于人文精神的价值、情感和态度之中,出处在展示人性,形成人化的情境;
具有情感色彩,包含伦理道德内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它揭示了语文最本质的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是相互对立,又是相互统依存的。
工具性是语文用于交际、交流的属性,人文性是承载文明的属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关怀,对于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以及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