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9 2-24-01 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回
24段讲空性就是遍计所执自性范畴,佛陀安立空性,就是为了破增益,而不是补损减。
经
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复请佛言:“愿为我说一切法空、无生、无二、无自性相。我及诸菩萨悟此相故,离有无分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言:“谛听!当为汝说。大慧!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大慧!为执著妄计自性故,说空、无生、无二、无自性。大慧!略说空性有七种,谓相空,自性空,无行空,行空,一切法不可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彼彼空。
“云何相空?谓一切法自相共相空。展转积聚互相待故,分析推求无所有故,自他及共皆不生故,自共相无生亦无住。是故,名一切法自相空。
“云何自性空?谓一切法自性不生。是名自性空。
“云何无行空?所谓诸蕴本来涅槃,无有诸行。是名无行空。
“云何行空?所谓诸蕴由业及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是名行空。
“云何一切法不可说空?谓一切法妄计自性无可言说。是名不可说空。
“云何第一义圣智大空?谓得自证圣智时,一切诸见过习悉离。是名第一义圣智大空。
“云何彼彼空?谓于此无彼。是名彼彼空。譬如鹿子母堂无象、马、牛、羊等,我说彼堂空,非无比丘众。大慧!非谓堂无堂自性,非谓比丘无比丘自性,非谓余处无象、马、牛、羊。大慧!一切诸法自共相,彼彼求不可得,是故,说名彼彼空。是名七种空。大慧!此彼彼空,空中最粗,汝应远离。
教
空性
能够领受了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从来不存在,空性这个名言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可以舍弃了。
空性这个名言完全没有肯定性,其实不必故作高深地说,不要执著于空性,空性也得空。
如果误解了空性,以为空性是一种肯定性存在,那这被误解的空性,当然得空,这就是所谓“空复亦空”。
对“真空妙有”的三种理解
第一种理解
“真空”是凡夫境界如梦如幻,是凡夫境界唯心所现,是凡夫境界真正地彻底是空,因此名“真空”。
“妙有”是圣者证悟的真实性,圣者证悟的真实性,不是凡夫可以臆度,可以推测的,故而此真实性之“有”,为微妙难测之“有”,因此名“妙有”。
第二种理解
,“真空”是胜义谛空,是性空,是空性。“妙有”是世俗谛有,是缘生有,是名言有。
这就是从佛陀二时教法的破增益的权便中观的四重二谛上理解“真空妙有”,这样理解契合佛说。
第三种理解
把“真空”理解为圣者证悟的真实性,理解为法性、真如、如来藏;
把“妙有”理解为凡夫境界的存在,理解为凡夫境界的缘生无自性的有,这样的理解就是颠倒佛说,就是没有领受“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
更严重的是,大凡对“真空妙有”做出这样的理解之后,都还要再补充一句话,真空“生”妙有,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外道法。
空性有七种
相空
就是一切法的自相和共相空,就是凡夫境界一切事物的自相和共相不存在。
自性空
对于一切法没有事物的自性的生起,就是没有事物的常一不变、独立存在性的生起
无行空
应该译为“无行空性”。什么是无行空性呢?就是在诸蕴之中,本来就是涅槃,就是生死即涅槃;
行空
就是诸蕴没有我和我所,凡夫以为的诸蕴,不过是依因作业和合而起。
一切法不可说空
sarvadharmanirabhilāpyaśūnyatā
就是遍计所执自性不可言说,这就是一切法不可说空性。
第一义圣智大空
paramārthāryajñānamahāśūnyatā
就是获得自证圣智时,一切邪见过患杂染习气都不存在了,这就叫第一义圣智大空性
彼彼空
就是于此无彼,就是在这里没有那个东西,就叫“彼彼空”。
总
对“真空妙有”这四个字的理解,是判别是真实佛法,还是相似佛法;是真实佛法,还是外道法的试金石。
佛陀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讲空性。佛陀把空性分为了七种,其实空性可以分更多种类,这里是简略的划分,凡夫以为的彼彼空性,是这七种空性中最粗浅的,应该远离。
这就是“空者即是妄计性句义”,就是这样简单、清晰、明了,不必过度诠释。空性是个否定性名言,作用仅仅是否定凡夫境界的存在。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但是,如果把这样理解的“真空妙有”,当作佛陀究竟了义之法来宣说,则堕入相似佛法。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遗憾的是在千百年汉传佛教的历史中,讲“真空妙有”者,绝大多数是第三种理解,极少数是第二种理解,几乎没有第一种理解。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所以诸蕴起而非起,只是显现,这就是“行空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遍计所执自性根本不存在,不存在固然不可言说。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佛陀要对此做理论提升,其实一切法的自相与共相彼此之间都不存在,这才真能叫做“彼彼空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
本来没有诸行,就是本来没有生死,这就是无行空性。思维导图模板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