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的成功是依靠企业的成功来实现的,梳理中国CEO阶层的问题也要从企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入手。中国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向平稳发展转变过渡期,发展的理念、发展的模式、发展的途径都面临变革,因此每个驾驭者也都将同时面对以下三个挑战。
从做大转为做精。过去三十年中,特别是过去的十五年,中国的CEO们最习惯面对的是如何将企业规模化,如何在一个不断增长的市场中充分享受增长红利。所以我们看到更多的是,街道企业变成家电巨人,乡镇企业变成世界工厂,一度萧条的国企涅槃重生成为国际500强。在从小到大这条追求规模增长的比赛中,中国的CEO们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规模增长的路会越走越难。传统的低附加值市场已经饱和,高附加值市场门槛更高,挑战更大。中国CEO们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把一个规模化的企业做得更精致,这将直接挑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CEO们将不得不更加关注产品研发、人力成本、大宗商品价格、质量的投诉,他们会发现客户变得更加挑剔,政府变得更加苛刻,法律变得更加严格,对手变得更加冷酷。从小到大是挑战,从大到精是更大的挑战。
从短跑转为长跑。稳定发展是企业的健康标志。过去三十年中我们看到“勃也兴焉,亡也忽焉”的企业很多,一个项目搞成了就领先一两年,一个投资失败就壮烈牺牲。中国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的平均寿命均短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建设百年企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培养一个会长跑的CEO要从两方面入手。首先要解决CEO们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对CEO们的考核要素,动辄持续几年的高增长要求必然会拖垮组织的持续生存能力。因此在制定战略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短期增长的必要性,更要从长远可持续的角度规划未来,提出合理的增长要求。其次,CEO们既要有发展意识,也要有忧患意识,眼光必须看得长远一些,要把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把企业的发展和行业以及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
从将帅转为老师。新陈代谢是企业成长的基本规律。CEO们有的因为年龄原因要逐步退出舞台,有的是因为组织规模的扩大,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支持企业的持续发展。十几年来的经济发展证明,一个优秀的企业必定是人才的摇篮,优秀人才的培养速度和数量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中国CEO们大都习惯身先士卒,要做好老师的转变,首先要有心,要意识到培养更多优秀管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其次是有章,对未来的人才培养要结合企业战略制定相应的计划。第三是有法,率先垂范是办法,总结成功经验是办法,给培养对象更多的机会和空间也是办法。
中国的CEO阶层目前仍在不断地发展壮大中,并已经迎来80年代的加入。这个阶层不但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努力,而且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的定位。尽管他们还不成熟,尽管与世界最优秀的企业家相比仍有差距,但他们的好学、他们的坚毅、他们的辛勤必将证明他们将会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企业家群体。
本文作者系正略钧策管理咨询CEO,如需转载,请联系正略钧策市场部,010-59082979/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