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麦格劳·希尔即宣布,与彭博资讯达成协议,将《商业周刊》出售给后者。这一交易预计将于12月1日完成。而该公司出售赔钱的《商业周刊》的决定则拟定在今年7月。
《商业周刊》正诞生于上世纪的大萧条中,至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世界140个国家拥有500万的读者。但随着读者从传统的新闻媒体转向网络,该杂志的广告收入不断下降。同时,美国经济衰退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也加剧了杂志面临的危机。
据《商业周刊》网站披露,该杂志每年损失4000万美元。到今年5月《商业周刊》负债3200万美元,已资不抵债。据出版人信息机构(Publishers`InformationBureau)的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商业周刊》的广告收入减少三分之一,至7780万美元。
收购方的彭博资讯业绩却不断攀升。彼得·格劳尔介绍,2008年彭博资讯实现了历史上最好的财务业绩。2009年,在整个金融市场仍不振作的情况下,彭博资讯提供给客户的彭博终端仅有不到3%的下降。“彭博资讯今年整体收入会有略微的上升,而利润的方面可以达到预期。”
彼得·格劳尔并未透露彭博资讯具体的营业数据,但他表示,彭博终端每年的租金达2万美元,而使用该终端的全球客户数据已达30多万。若按照30万终端用户计算,仅此一项就能带来约60亿美元的年收入。
商业模式的反差,使彭博资讯和《商业周刊》所处境况截然不同。
传统的《商业周刊》,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其内容(通常它的订阅优惠价格,每年50期杂志只需40美元),而主要收入则来自于广告。据了解,《商业周刊》的付费发行量达到93.6万份。
彭博资讯在全球拥有142家新闻分社和1650名记者的彭博新闻社,还拥有全球唯一每天24小时播放的财经频道彭博电视台、彭博电台,以及在北美出版的4本专业杂志。除了媒体服务,这家金融新闻和数据公司的业务核心是BloombergProfessional(彭博专业服务),它将BloombergProfessional和其媒体服务整合在彭博终端平台上,为全球各地的交易员、新闻机构等专业人士提供实时行情、交易信息、投资组合分析等等。
在外形上,彭博终端用的是双屏幕。彭博资讯内部管理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彭博终端可根据客户的投资组合计算投资回报,并为客户提供产业分析和投资策略。据该人士分析透露,在北美市场,彭博终端的使用者多为40—45岁男性,年掌控资金在20亿美元左右。
在分析彭博资讯的收入结构时,彼得·格劳尔指出,“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彭博终端的销售,也有部分来自于广告收入等,但是相比而言,其它收入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