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惠氏、雅培等外资奶粉继去年3月至4月集体涨价之后,又一阵涨价风席卷中国市场,国产奶粉在与外资的对抗中处于下风。在业内人士看来,外资奶粉集体涨价的背后,实际上显示出了外资奶粉企业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
记者在走访多家超市时发现,惠氏奶粉900克金装幼儿乐奶粉涨幅最高,从原来的159元涨至175元,涨幅超过10%,其它阶段奶粉涨幅在7%-10%,而其它外资奶粉也伺机跟进。一位雅培奶粉的促销员透露:“接到雅培的涨价通知一周后价格就开始上调。”
据了解,去年3月至4月,由于原料成本上涨等原因,雀巢、惠氏、多美滋、美赞臣等洋奶粉的批发零售价均上涨,涨幅为5%-30%。近期为何再次涨价?惠氏方面回应,因为之前在中国销售的奶粉都是在新加坡生产的,但现在供不应求,必须将一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欧洲和澳洲,这样一来,成本增加,不得不提价。
对此说法,资深业内专家王丁棉表示质疑,“奶粉的价格主要依据原材料成本定价,现在的情况是进口的原料奶粉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而乳清粉、营养素、包装材料的价格也在下滑,奶粉的这种涨价完全是商家的利益驱使。”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进口奶粉原料价格一路下跌。来自广东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广东省进口奶粉4060吨,比2008年同期大幅增长1.7倍,进口均价为3.2美元/千克,约合2.1万元/吨,比2008年7月最高峰的4万元/吨回落了50%。其后的数据也显示,奶粉进口价格今年以来一直在2万元/吨左右,并在逐步下降。
“实际上,外资奶粉玩的就是一场心理战,成本只是一个借口,在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如何扩大市场份额并增加利润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业内人士分析,外资奶粉集体涨价的背后,实际上显示出了外资奶粉企业在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越来越强的定价权。目前,外资奶粉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的份额已达到80%以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婴幼儿乳制品进口还在继续呈现增长,其中今年5月婴幼儿包装食品进口量0.42万吨,同比增长21.6%;1月-5月,婴儿食品累计进口2.14万吨,同比增长43%。
“在三鹿事件之后,国产奶粉在与外资的对抗中处于绝对下风,而且几乎被外资吃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日子艰难。”王丁棉说。曾经占中低端市场25%市场份额的三鹿忽然间倒下,其中巨大的市场空间也自然需要有人来填补。消费者对国产奶粉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外资奶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是自然的。
据了解,雅培今年3月在广州建立工厂,准备生产袋装奶粉,瞄准了中端市场;而多美滋旗下一直都有“多乐加”的中端品牌,其进口奶源的一阶段袋装奶粉800克售价仅在68元到70元之间,比同类国产奶粉还要便宜30元以上,在市场上相当有竞争力。业内人士认为,没有本土品牌参与市场价格和销售竞争,会导致洋奶粉结成一个价格同盟,操纵整个市场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