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跃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成功典范。然而,展望未来,中国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需要巨大的投资,据官方预计每年至少3000亿美元,以维持其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中国政府循序渐进地放弃对国民经济的直接操控并引入竞争机制,这是过去20年来中国积极发展的核心动力。政府采用软硬兼施的政策,一方面实施强制破产或合并,另一方面又开放公共资本市场,以此消除效益差的大型国有企业并促进国企向民营的转化。”“而企业业绩的提高,则将为政府提供丰厚的税收,用以缓解社会各方面的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外国投资商同样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当前这样一个全球化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为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中国各产业的竞争优势提供更大的空间和弹性。事实上,中国将有可能在几乎所有的经济领域都保持相对的开放和竞争性。”那么,一个基本结论是:无论外资还是本土企业,首先要能深刻理解中国“经济转型”所发生的领域与方式,这是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
书中指出:任何认定入世将使得外国企业超过中国企业或取而代之的结论都为时过早。中国经济的某些行业已经存在一些实力强劲的本土企业,这些企业的效率可能低于国际标准,但它们具备传统优势,抱负高远,且根据世贸日落条款,它们有率先起步的先机。
因此就行业看:(1)受入世冲击最大的分销与零售业领域将充满动荡和创新。制造商、分销商以及零售商都会努力提高各自供应链的效率和效力,并使之达到发达市场的水平。(2)在爆炸式发展的互联网与电子商务领域,很难说到底是本土企业还是外国公司将成为电子商务市场的赢家,二者的结盟或许将被证明是成功的组合。移动电话将有可能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3)金融服务业将有重大突破,国际性银行、金融服务公司和保险公司将从中国入世的变化中获益良多,其扩张将更为迅猛。(4)汽车及汽车配件业最大的实质性变化将很可能在于汽车分销领域的放开。(5)能源领域,石油业对国际石油公司来说,在批发及零售业务领域的大规模商业机会相当匮乏。可能的合资伙伴只能有一个来源——中国政府。天然气行业则蕴藏着更大商机。在这方面,中国企业缺乏完善的基础设施,因此不会导致政府倾向保护主义的观点……任何企业,欲借世贸东风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就必须对中国入世的风险及负面后果保持清醒的认识。
就行业里的企业看:例如中国的消费电子产业,凭借低成本组装的核心优势,再加上身处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不仅成为了西方品牌的首选制造商,而且正迅速建立起世界级的出口业务,它们有望在10年内完成日本和韩国品牌用了40年才完成的工作。但对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是相当严峻的挑战,因为这些公司既缺乏国际知名的品牌,又欠缺成功国际企业所具有的世界级运营技巧,而要复制全球领先企业的这套战略也需要投入巨资。为此作者建议:在巩固本土核心优势的基础上,中国企业要从根本上去发展超越成本优势的全新方式,如:有选择地利用技术转移推进跃进式的技术变革、寻求并购、与台湾地区形成潜在的互补关系、原厂委托加工制造合作等,以赢取在多方面的好处。作者同时指出:除了走全球化的道路,中国消费电子制造企业别无选择!
由此说来,我们对于联想、海尔、海信、格兰仕、TCL、波导等这些中国企业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都奏响了向海外挺进、艰苦奋战的号角,应给于足够的理解,因为它们本身就处在国际市场的前沿阵地,不进则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