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链接:
审判组织是代表人民法院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组织形式。
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和三大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有三种,即:独任庭、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
要特别注意合议庭的运作原则和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的关系。
合议庭开庭审理并且评议以后,应当作出裁判,对于疑难、重大、复杂的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的,由合议庭提请院长决定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二,什么样的案件应提交审判委员会讨论?有两个要求:属于疑难、复杂、重大案件;合议庭认为难以作出决定。
四、法官
法官包括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有两种人不能担任法官:
第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包括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副院长、审判委员会的委员、庭长、副庭长和审判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法官不得兼任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兼任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以及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务,不得兼任律师。
五、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
审判的基本原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贯穿于审判活动的全过程,并对审判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在起诉阶段实行不告不理原则。不告不理是指没有告诉就没有审判。具体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没有原告的起诉,法院不得启动审判程序。第二,人民法院审判的范围应与原告起诉的范围相一致,法院不得对原告未提出诉讼请求的事项进行审判。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法院的审判即宣告终结的制度。
第一,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所有一审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均实行“一审终审”。
第二,基层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宣告失踪案件、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行为能力案件、认定公民限制行为能力的案件和认定财产无主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第三,判处死刑的案件实行“三审终审”。
(二)审判公开制度
三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14岁以上不满16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6岁以上不满18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般也不公开审理。
四是经当事人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某些民事案件。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