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出台的一项政策,可解棉农疑虑。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铁道部、国家质检总局、供销合作总社、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八部门联合发布了2011年度棉花临时收储预案,决定从2011年新棉上市起,在13个棉花主产区实行临时收储制度,将国家过去临时收储皮棉的措施常态化、机制化。2011年度临时收储价为标准级皮棉到库价格每吨19800元,中国棉花协会按照皮棉临时收储价、棉籽等副产品价格及衣分率等因素,测算出籽棉收购参考价向社会公布,棉农可据此交售棉花,收购企业据此收购,不得低于籽棉收购参考价,否则不得入储。根据临时收储价格测算的籽棉收购参考价,相当于棉花的最低保护价。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此价,则随行就市。与以前实施临时收储措施相比,这种安排具有两大优点:一是提前公布收储价格,可以使棉农、用棉企业事先做好各自的生产计划;二是不限数量敞开收储,可以使交储企业放心收购籽棉,确保棉农受益。
一是宏观层面有国家政策支持。今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十一届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又是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紧接着有关部门就出台了棉花最低保护政策,这无疑是明确的政策导向信号。
二是市场层面有消费需求支撑。纺织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入世以来快速发展,即使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纺织业也保持了一定的增长速度,只是增速减缓。2010年,我国纺织行业投资额持续增长,全年纱产量较上年增长13.7%,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增长23.6%。目前我国棉花产量只能满足纺织业60%左右的需求,棉花供不应求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综合考虑上述因素,今年棉花价格将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不会低于国家临时收储价格。据中国棉花协会目前初步测算,2011年度临时收储价每吨19800元,与小麦最低保护价格对比,棉麦比价大致在1:10的水平,按今年植棉成本测算,棉农可以保本微利。有国家托底,棉农今年可以放心种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