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对大陆毛巾实施反倾销措施与进口救济措施后,台湾许多处境不佳的传统制造业企业纷纷仿效,要求对大陆许多产品采取反倾销或进口救济措施,总计目前大约有30多件,但台湾当局担心大量进行反倾销调查冲击两岸贸易,不利台湾经济发展,并末完全接受处理。目前除了正式对毛巾与鞋征收反倾销税外,已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反倾销调查案件有三起。
对大陆非涂布纸展开反倾销调查。2006年10月14日,台“财政部”决定自此日起,对大陆、日本、印尼等非涂布纸展开反倾销调查,其中涉及大陆五家企业(芬欧汇川纸业、金华盛纸业、山东晨鸣集团、华泰集团与山东太阳纸业公司)。这是继毛巾、鞋之后第三次对大陆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袜子企业要求对大陆进口袜子进行反倾销调查。2005年台湾开放大陆四项袜子进口后,大陆产袜子进口迅速增加。半年时间内,大陆袜子进口增长30倍,已占袜子进口总量的14%,成为台湾第二大袜子进口地区。2006年1-9月,台湾从大陆及香港进口的袜子数量达63万多打,平均单价只有0.85美元,出口美国的价格为3-4美元,而台湾产内销袜子平均单价每打5至6美元,因此台湾业者认为大陆袜子出口存在倾销嫌疑,要求台贸易局加强查稽,但尚未立案。
从上述情况看,在大陆对从台进口产品实施十多起反倾销调查后,台湾也加快了对大陆进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未来将会进一步增多,两岸的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加剧。
台对大陆进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较为复杂与敏感,不仅涉及多方利益,而且涉及两岸关系与岛内政治斗争。首起对大陆毛巾的反倾销调查就是台联党直接介入、主导下与政治妥协的结果。对于这次大陆鞋的反倾销调查,涉及此案的不少台商就直言有政治力介入,是政治决定经济,不会回台应诉。对大陆传统制造业产品的不正当反倾销调查,旨在保护岛内不具竞争力的制造业,保护部分厂商的利益,可能影响台湾经济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并不利台湾经济的发展,这是台有关财经部门较为谨慎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对大陆反倾销调查引起岛内制造商与进口商及企业与民众之间的利益矛盾。台湾对大陆进口产品的反倾销的对象,除了大陆本地企业外,还有台资企业,而反对进行反倾销调查的不只是大陆企业,还有台湾进口商,从而形成一个复杂的利益关系。
在这次对大陆鞋进行的反倾销调查过程中,岛内鞋制造商面临大陆进口鞋的竞争压力,提出反倾销措施。不过,进口商与经销商却不这么看,甚至持不同意见,他们认为大陆鞋产品进口占岛内市场的八成以上,若停止进口将对企业生存与员工生计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曾到台“立法院”抗议,表达不满。台湾进口的大陆鞋大部分是大陆台商的产品,不完全是大陆企业的产品,从而形成另一种矛盾。台商估计,台湾每年从大陆进口的鞋保守估计至少达800万双,以每双鞋进口成本300元新台币计算,每年进口价值至少在24亿元新台币左右。最后,台当局在复杂的政治与经济因素下,对大陆六类进口鞋征收反倾销税,已造成岛内鞋价格的上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的利益。
尽管大陆台商制鞋企业面临岛内反倾销冲击,但依旧扩大在大陆的制鞋布局。被认为大陆女鞋第一品牌通路的永恩国际集团在大陆的鞋工厂已遍及福建、上海、安徽等地,2006年营业收入达32亿港元,其中旗下的“达芙妮”女鞋销售店超过3000家,2007年计划再建700家,于2007年初决定在江西设立占地85亩的制鞋厂,总投资达300万美元,投产后每月可生产50万双的运动鞋与女鞋等鞋面。同时,宝成集团同期也决定在安徽芜湖建立大型鞋厂。宝成集团在大陆的鞋店已达1400家,计划到2008年增加到3000家。与此相关的全球最大的台湾黏扣带大厂台湾百和公司也计划在华东设厂。另外,部分台商则计划将大陆制鞋经东南亚再包装后出口台湾,逃避反倾销税。可见,台湾方面的反倾销措施不会影响台商大陆的投资与发展,也无法改变台湾制鞋企业竞争力下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