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起,我国陶瓷出口就频繁遭遇反倾销,最根本的原因是出口价格超低。
2001年菲律宾对进口建筑陶瓷征收保护性关税案件:
2001年菲律宾建筑陶瓷进口比2000年多180万平方米,进口产品主要来自印尼(339万平方米,占38%),中国(289.8万平方米,占32%),西班牙(占9%),香港(占7%)。在东南亚市场中,菲律宾是受中国产品影响最大的地区。“低价的中国货直接冲击了低价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越南货,甚至对本地产品造成影响”。2001年年底菲律宾关税委员会判定进口建筑陶瓷对本国建筑陶瓷产业产生实质损害,建议实行进口配额,并对超过配额之外的部分课以2.3比索/kg的保护性关税(SafeguardDuties)。下表摘自调查报告。当地产品比从印尼、台湾和中国大陆的进口产品都高。中国产品价格比意大利产品低286%,比西班牙产品低82%,比印尼产品低25%,比当地产品低38%。
中国出口瓷砖每平方英尺的价格比意大利低$0.81/sf,相当于中国2个平方英尺出口的价钱还要多。国内激烈的价格战将陶瓷出口的价格压的非常低,从总体上对中国的陶瓷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我国陶瓷出口数量的增长基本上是靠低价格来维持的,这是以牺牲有限的能源为代价的,从长远来看不利于我国陶瓷产业的发展。同时低廉的出口价格使我国的陶瓷长期面临反倾销的危险,而一旦被确定为是反倾销行为,我国陶瓷将被征收高额关税,使陶瓷企业的利润空间跌到低谷。
除此之外,我国陶瓷出口遭遇反倾销的原因还有以下几点:
1、陶瓷出口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品牌意识不强,出口价格严重偏低
我国陶瓷生产企业生产线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企业研发中心规模小,研发能力弱导致我国的陶瓷产品与意大利等国家的陶瓷产品相比,科技含量较低,无法进入中高端市场,使得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水平较低。近几年陶瓷出口金额的增长主要是靠出口数量的拉动,而并非出口价格,这就造成了国内资源的大量浪费。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的品牌意识薄弱,许多企业是贴牌生产,有甚者已经放弃走品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