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回合”谈判原定于2005年1月1日前结束,但由于参与者在主要问题上一直难以达成共识,结束时间不断推后。几个月前,香港会议曾被视作最后期限,但11月10日WTO总干事拉米承认,香港会议已无法完成在所有主要议题上达成全面共识的既定目标,12月3日,各国贸易部长会议也最后确认了香港会议的过渡性质。
面对即将过去的2005年,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事实就是:不管多哈回合谈判最终走向何方,谈判长久悬而未决本身就在不断增加着世界经济的机会成本,给世界经济的稳健复苏套上了无形的枷锁,而中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容忽视的潜在冲击。
多哈受挫给中国经济带来的直接影响体现在对中国外贸总量增长和结构调整的冲击。
中国贸易增长一直是形势喜人,这某种程度上也使市场忽视了多哈回合谈判可能带来的效益提升。多哈回合谈判的成功能够通过增强贸易润滑度、降低准入门槛、减少贸易补贴、化解贸易纠纷的方式为中国外贸总量增长营造更为写意的国际环境,但多哈谈判的接连受挫让这些指日可待的效益提升不断化为泡影。据统计,今年 1至10月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1486.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4%。但与此同时,前10个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贸易调查52起(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特保调查),涉案金额高达16.9亿美元,按照WTO统计,从1995年至2004年,中国已连续10年成为世界反倾销头号目标国,共遭受反倾销调查390起。多哈回合谈判本可以改变中国作为“贸易保护主义重灾区”的尴尬,但进程上的暗礁四伏让中国外贸失去了争取更多自由和平等的机遇。
此外,多哈的止步不前给中国外贸结构调整带来了困难。“十一五”规划对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强调使得结构调整成为了新的风向标,中国外贸结构上一直存在着加工贸易比重过大的顽疾,这使得中国外贸缺乏自主创新,并在国际产业链中居于低附加值的底层位置。但发达国家对贸易产品,特别是农产品、原材料的大量补贴给中国减轻产能过剩、调整贸易结构带来了困难,多哈谈判在解决补贴问题上的无能为力使得中国外贸丧失了提高“含金量”的机遇。12月6日国际组织乐施会 (Oxfam)在全球同步公布的《美国补贴严重剥削中国棉农的发展权利》报告中,美国棉业补贴对中国棉农、中国纺织业和中国外贸结构的外部冲击就是这种机会成本的一个最新例证。
发达国家之间互相推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彼此猜忌,这种缺乏合作的谈判氛围不仅给多哈谈判进展带来了重重阻力,也给中国经济稳健增长蒙上了一层难以言状的阴影。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更多认可、中国高额顺差的更多容忍、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的是相互理解、相互承认、相互体谅的一个和谐国际氛围,而这些都是一个进退维谷的多哈谈判所不能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