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总的设计思路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步感知——分段赏析——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下面,我将分别来介绍这五个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营造浓郁的音乐课堂氛围。
上课伊始,我会利用多媒体展示多瑙河的图片,提问学生认识图片上的河流吗?学生回答后,顺势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思考的能力,又将课堂思路引领到了本节课的授课内容中,从课下到课上形成了一个自然地、生动的过渡。
初步感知这一环节是本节课新课讲授的第一个环节,我会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展开教学。
在这一环节,我会为同学们完整的播放一遍乐曲《蓝色多瑙河》,并提问同学们乐曲是几几拍的,通过初听学生能够分析出乐曲为3/8拍,随后为学生介绍圆舞曲。再次播放音乐,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结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乐曲是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及一个较长大的尾声组成。
通过这样直观感知的方式,同学能够捕捉到最表面一层的音乐信息,充分发挥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做了良好的准备。
新课标指出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学生能主动的参与互动教学并能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
在这一环节,我将采用生动巧妙的启发式教学,在请同学们分段赏析乐曲,在赏析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圆舞曲旋律、节奏的特点,感受每一段小圆舞曲的特点。最后,我会带领学生哼唱乐曲的主题旋律。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学习思路,更全面地掌握新知,同时学生还可以主动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对于学生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巩固已经掌握的新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我会播放管弦乐《蓝色多瑙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音乐。之后我会为学生介绍《蓝色多瑙河》的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以及他“圆舞曲之王”称号的由来。
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又可以让同学们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巩固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又提高了音乐欣赏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好的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小结时我会和同学们一同探讨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总结音乐作品所传达的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