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到2006年末,中国将向外资完全开放银行业市场。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工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4年了。种种铺天盖地的“世贸”话题,老百姓似懂非懂的各种心态……都一直让人有些憧憬,有些无奈,又有些担忧。在所有的行业中,银行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特殊的地位一直处于风口浪尖上。毕竟,一个国家的经济核心———银行业的动作在现在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中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4年间,中国银行业经历的、已经发生着的变化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一方面,允许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增加了,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更多了,对外资金融机构的限制在逐步取消。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在业务和创新方面也走出了可喜的一步。
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是,我国银行长期以来以利息收入为主的经营格局正在被打破。在监管部门强调以资本充足率约束银行资产业务扩张的政策下,各商业银行纷纷加快发展中间业务的步伐,中间业务目前已成为各商业银行业务竞争和创新的重要领域。统计数字表明,1995年到2004年10年间,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境内机构中间业务收入由69亿元增加到389亿元,年均增长25.6%。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自身的经济效益。各类中间业务的开办,节约了大量的社会资金,提高了社会资金利用效率,促进了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同时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生活,节约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倡导了先进、文明的金融服务消费文化。对银行自身来说,收益在逐年提高,反映出的利润也越来越可观。
而外资银行十分看好的电子银行、网上银行、银行卡、金融理财等业务更是银行间竞争的热点。2005年上半年,工行共实现电子银行交易额22.9万亿元,其中网上银行交易额 20.9万亿元,电子银行业务笔数17.4亿笔;建行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加以推进,电子银行交易量已相当于1399个网点的业务量,约占建行全部网点交易量的9.5%;中行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创新对整个银行业务发展的推动作用,已逐步形成包括企业网上银行、个人网上银行、95566 客户服务中心———电话银行在内的三大类产品架构的电子银行服务体系;农行也十分重视电子银行的发展创新,目前网上银行实行全国统一版本,集中运营和管理;以省域为中心的电话银行中心也已基本建成。国有商业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功能创新,已成为广大客户办理日常交易的重要渠道,也为银行节约了大量的内部资源,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增加了收益。
从另一个角度说,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提升也为其引进外资增加了谈判中的砝码。
对于以前界限严明的一些业务,在推进商业银行股改和深化金融改革的新形势下,监管部门已经打开绿灯。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尝试信贷资产证券化等,为银行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2005年7月5日,我国第一家由国有商业银行发起设立的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成立。并于7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行了第一只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基金,成功募集资金43亿多元,创新今年基金销售新纪录。随后,第二只银行系基金———交银施罗德精选股票基金选择交行和农行同时代销,并一举募集资金48亿多元。9月28日,经过紧张的筹建,由建行、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共同出资组建的我国第三家银行号基金公司———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在京正式开业。国务院批准建行和开发银行进行中国首批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试点,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责任编辑:user2)
国有商业银行所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已经在国内外获得积极反响。国际评级公司一再调升对我国银行的信用评级。
与此同时,我国对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进一步放宽了限制。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范围在去年18个城市的基础上,从今年12月1日开始,我国进一步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时的承诺,开放汕头、宁波,并提前开放哈尔滨、长春、兰州、银川和南宁5个城市。目前我国开放人民币业务的城市已达到25个,外资银行开展业务的地域分布更加合理。
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发展与国家整体经济走势是分不开的。
今年的5月16日,为期3天的第9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天坛祈年殿拉开帷幕。这是从1999年的黄浦江,到2001年的香江,再到北京的一个吸引全球财富精英的聚会。因为《财富》的举办地标准,不一定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但一定要是经济发展最富活力、不断创新的地区。而中国近年的发展正符合了这一条件。
《财富》杂志会议部总裁罗伯特·比尔曼先生说,1999年的时候,许多外国公司刚刚进入中国,刚刚了解中国,刚对中国市场产生兴趣。大家看到的是中国的潜力,看到的是中国可以带给外国公司哪些机会和落脚方式。而6年之后,已经发生很大变化,这些企业领袖们需要更加深入地来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市场为什么发展得这样快?
当然,关注中国经济就不可能不关注中国的金融特别是银行改革。在距离我国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倒计时一周年的时候,除了回顾,更多的应该是展望、信心和未来。
不论外资银行进来也好,还是我国银行出去上市也好,一个目的:实现我国银行的深化改革,实现真正的公司治理。具体讲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实际上包含了四方面的内涵:一是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债、上市等形成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二是健全董事会及各专门委员会的决策与监督机构,强化监事会职能,建立职责清晰、功能健全的决策与监督机构;三是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赋予经营班子经营自主权。推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四是强化信息披露机制,增强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市场的外部约束功能。
中国银监会在中行、建行银行改革伊始就制定并颁布了《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公司治理改革与监管指引》,明确了公司治理的10条标准及其内部改革的有关要求。现在看来,无论是已经在香港上市的交行、建行或是其他商业银行,达到这些要求还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发展报告(2005)》发布会”上强调:银行改革的发展方向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股份制改造。周小川说,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经验表明,进行公司制改造,发行上市,可以受到市场的监督,受到更严格的约束。同时也使企业有利于切断行政干预。这是改革的一个重要模式和成功经验,不仅运用于企业改革,也可以在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推广。股份制改造、发行上市是推动改革进展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要认真向前推动,把它做好。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我们已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用经济手段建立了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商业银行资产扩张的约束机制。我们要求中国的主要商业银行,包括4家国有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绝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要在2007年1月1日以前逐步达到巴塞尔资本协议规定的8%的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我们从两位金融业领军人物的表示中可以领会到这样的含义:成绩的背后,困难和差异也是明显的。我国金融业的全面对外开放,意味着金融市场将在更大程度上融入全球金融体系,并必然要面对外资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不继续下大力气改革就不可能有光明的未来。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和完善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推进新资本协议实施,提高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等等,并以此影响银行的经营行为,影响其经营业绩。(责任编辑:user2)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业公司治理的完善绝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程。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还会不断有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
金融全面开放的“时点”日益临近。2006年,将在我国金融业的历史上书写下浓重的一笔。
这一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的中行和工行将有望在境外及境内资本市场上市,与此联系在一起的是,将有更多的银行引进国内外实力雄厚并具有一流管理水平的战略投资者,增强银行资本实力,改变股权结构,促进管理模式的改变;而进一步和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也将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更加明确,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将被提到更重要的议事日程上;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三会”的作用将被更好地发挥,真正各司其责,负责行使所有者权力,实施对银行最终的实质性控制;人事与激励约束机制改革将在更多的银行中体现,有效的组织管理体制、市场与效率原则将更多地表现出来;管理与内控将进一步加强,基本点是要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和长效机制,强化、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控制水平,努力防止不良资产出现新的反弹;按照国际一流银行的标准,构建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提升市场反应的敏感性,提高快速反应的管理效率;按照集约化经营原则,建立健全高效的经营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推出经济资本增加考核的观念,等等。
回顾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4年时间,中国银行业的改革成绩举世瞩目;展望新的一年,全面对外开放中我国银行改革不断深入,信心、希望一定会战胜困难。改革中的中国银行业,正在不断积聚发展的新动力,并已经融入世界经济金融搏技的大舞台。我国的银行业只要抓住机遇,深化改革,真正向公司治理规范、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服务和效益良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目标努力,就一定会有更加光辉的未来。